第三十一章(1 / 4)

回到家第三天,君弃派人前来传话,要求再增加五十坛腌菜,每坛按照十文钱收购。

唐月倒是没有太大惊讶,这腌菜在这个时空起步较晚,还没有流行到大陆每个角落,只在大沐中部地区微微盛行,而小河村、欣合镇这些地方在大沐朝的国土边缘,还没有机会接触到腌菜,吃到的人还不是特别多,自然是会觉得稀奇。而在华夏时代,腌菜——也就是泡菜,起源于华夏31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是华夏悠久而精湛的烹饪技术遗产之一,《诗经》中就有记载:“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黄祖。”上千年的泡菜历史可比某些国家的存在时间还长,至今可谓是家家会做,许多宴会上都会出现泡菜。唐月做的腌豆角,看着很普通,可是里面浸泡的盐水可是加入了灵溪里的水,口感自然是更好的。

需要腌制的蔬菜是不缺的,缺少的劳力,雇人的事必须要赶紧提上日程。

而此时,王大婶带着村里两位不常出来的婶子拿着一堆做好的衣服过来,这是之前唐月拜托王大婶帮忙找人做的衣服。

给唐烨文做的是两套烟青色的衣服,唐烨宇的是两套黑色、一套藏青色的衣服,唐月的则是两套红色、两套蓝色的衣服,还剩余不少布匹。唐月仔细看了看几件衣服,针脚紧密,做工精细,倒是不错。

再观来人,唐月依稀记得,眼前这个脸色苍白、圆脸、局促不安的女人叫月娘,是村前的一王姓家的婶子,前两年生了个孩子后也伤了身子,做不得重活,平日只能做些针线活,常被婆母家嫌弃、磋磨,好在她家男人是个有担当的,见不得自家老娘欺负媳妇,便带着媳妇孩子搬出去住。再观另一个女人,说来也巧,这是赵李氏的妹妹张婶。张婶穿着一身洗的发白的布衣,头发盘起来不落一丝一毫,两眼炯炯有神。虽说是赵李氏的妹妹,可姐妹二人的性格却截然不同,张婶生了个女儿,女儿差点被丈夫卖掉,为母则刚,为了女儿张婶决然合离,带着女儿单独过。在这个时代敢于合离的女人极为罕见,唐月倒是忍不住高看她一等,对方则不卑不亢任她打量。

按照说好的三十文制作一套衣服的工钱,唐月拿出两百七十文分给三人。

三人皆是投向感激一笑。

末了,唐月拉着三人坐下,一番笑谈:“这次多亏了三位婶婶。”

三人连连摆手。

“我还有件事想问问婶婶们愿不愿意,”唐月为三人倒了杯水,淡笑道,“婶婶们可是听说了我为镇上的缘何酒楼供应菜的事?”

月娘接过水杯:“村头村后都在议论呢,你可别听那些嘴不干净的,不过是些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人,”她艳羡不已,“能凭着自己本事吃饭可是件大好事,你们兄妹也不用受老宅的气。”

唐月一抬眼,但见月娘神色微暗,猜测她定是想到自家的事,并未多说什么。

“月丫头,你就说吧,有什么婶子可以帮你的?”王大婶拍拍胸脯,一副大义,“若你担心那些个乱嚼舌根的玩意儿,婶子帮你拔了去!”

唐月啼笑皆非,连连摆手:“那倒不是,我答应酒楼掌柜供应菜品,这许是一个长期供应的合作,但凭我三兄妹定然是忙不过来的,我打算雇些人帮我腌制咸菜,”顿了顿又道,“我见三位婶子与我投缘,不知婶婶愿不愿意帮我做事?”

别说王大婶和月娘,就连一旁少言少语的张婶都忍不住惊讶。

“当然,这是有工钱的,”唐月忙道,“每腌制出来二十斤的菜,有三文钱的工钱。”

见三人愣住的样子,唐月心里咯噔一下,难道是嫌钱太少了?但是现在是创业初期,必须啥钱都要省着点花呀,唐月欲哭无泪。

“除了工钱外,中午还提供一顿午饭。若是打算回去吃饭,午饭算做一文钱加入工钱

最新小说: 1979我的年代生活 人住超神,渣在诸天 官场争雄,从女书记的秘书开始 打了鬼就不能打我了哦 开局投资小米,我怎么成大佬了? 纨绔出狱 七零:我在东北靠种菜带飞全家 让你下山无敌,你竟吃起了软饭? 金钱玩家 都重生了,那就逮捕学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