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余说道:“并非我态度强硬,而是他们有求于我,而非我有求于他们!”
就算这些魏英残部宁死不降,或者投靠到李烈、李宏、李乐那边,也只是暂时会给朝廷造成一定的麻烦,但时日一久,灭亡还是他们唯一的下场。
很快,盘踞在代城城内的十万大军便被魏韦等人领了出来。
十万人在城外列阵,放眼望去,铺天盖地,无边无沿。
李余把魏韦诸将叫到自己面前,开门见山地说道:“这十万将士,如果有人想解甲归田,回家去过安生日子,朝廷可以给他们发放盘缠路费,如果有人想继续为朝廷效力,朝廷也不会将其拒之门外。”
魏韦等人闻言大喜。
有些兄弟,的确是过够了刀头舔血、朝不保夕的日子,只想回家去种种地,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平淡生活。
而有些兄弟,举目无亲,无牵无挂,也没有一技之长,如果不能从军,他们就只能去落草为寇。
现在好了,陛下让弟兄们自行选择以后的生活。
魏韦等人齐齐向李余插手施礼,情绪激动地说道:“谢陛下隆恩!”
经过一番统计,十万余人的魏英残部,有六万多人都选择了返乡。
只有三万多人,表示愿意留下来,加入朝廷的京师军。
李余也没有食言。
对于返乡的将士,他给每人都发放了两千文,但将士们装备的甲胄和武器,得上交入库。
至于留下来的三万多将士,李余将其暂时编入到沈放的麾下。
魏韦作为带头人,投诚有功,李余依旧封他为东武侯。
他对其他诸将,也都给予了不同的封赏。
平心而论,李余绝非一个残暴的人,无论是待人还是处事,都十分的宽厚。
即便是那个与他唱反调的韩典,李余也没有刻意去排挤他、难为他。
而是按照他的能力,以及以往的战绩,将其调到秦婴麾下,让韩典给秦婴做副将。
说起来,他的官职比跟着魏英造反时还有所提升。
原本对李余十分不满的韩典,现在摇身一变,反倒成了对李余最坚定不移的拥护者之一。
也正是韩典,带头上疏,劝谏李余,当趁着眼下这个机会,出兵燕州,直捣黄龙,斩断李烈的根基。
看到韩典的上疏后,李余立刻召见了他。
韩典没敢自己一个人去见李余,毕竟他是后投靠过来的,还和李余闹过不愉快。
他去找自己的顶头上司秦婴,请秦婴陪自己一同去面圣。
别看韩典性情高傲,但对秦婴可是打心眼里敬佩。
秦婴的年纪还没有韩典大呢。
在韩典到秦婴麾下任职的当天,秦婴便拉着他,到校军场来了一场比武。
见秦婴年纪轻轻,韩典也没再怕的,两人于校军场上大打出手。
也正是这一场比武之后,韩典对秦婴是彻底服了,他对秦婴的评价是:有魏帅之勇!
秦婴和韩典一同去见李余。
看他二人来了,正抱着蔓影嬉笑玩闹的李余,立刻把蔓影放开,站起身,乐呵呵地走到两人近前,打量两人一番,他说道:“韩典!”
“微臣在!”
“你……你这眼睛?”
韩典现在是一个眼睛大,一个眼睛小,还没完全消肿。他向李余躬了躬身子,偷眼瞄了瞄身边的秦婴。
秦婴插手说道:“回禀陛下,韩将军的眼睛是……是被臣打伤的!”
李余皱眉。
秦婴大声说道:“无论是谁,分配到臣的帐下任职,都得先和臣打一场!”
军中,资历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