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谢谢。”
萍水镇大街上,冯老大夫抹着眼泪,嘴里不住念叨。
“行了行了,好歹是个男人,哭哭啼啼的干嘛。”
宋熙无奈的扫了眼跟在身后的冯老大夫,出声宽慰。
有了这次的救命之恩,宋熙也是如愿拉拢到了冯老大夫。
两人一前一后,来到了药馆。
“老冯,这些药材都要带走吗?”
宋熙看着满屋子各式各样的药材,随手抓了一把药材放在手上,出声询问。
“不用,公子你现在手上拿着的药材就没什么携带的必要。”
“这个?”
宋熙仔细端详起手中的药材。
“不错,这是补肾壮阳的药材,现在这年头估计也用不上了,还是多带些救命治人的药材。”
“原来如此。”
宋熙点点头,悄咪咪的抓了几把放到乾坤袋中。
“那我们就把一些常用的药材带走吧。”
冯老大夫负责挑选药材,宋熙进行收纳。
两人忙活了整整一个多时辰,总算是将熬药煎药的罐子以及一些治病救人的工具连同药材收了起来。
此刻的萍水城早已是一片大乱,原本还有着刘三刀威慑手下。但刘三刀一死,剩下的人可谓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一个个小头目之间互不服气。
顷刻间,原本还一体的起义军瞬间分崩离析,甚至有不少人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不惜互相开战。
宋熙顺道接走了冯老大夫的妻子,碍于对宋熙的畏惧,一路上没有人敢阻拦,三人顺顺利利的离开了萍水城。
在宋熙的帮助下,很快,左家村就开张了一间独属于自己的医馆。
冯记医馆。
左家村的人都很热情,再加上没有问诊费和买药的开支。
不少村民都去上门问诊,一来二去,唠唠家常,也和冯老大夫一家混熟了。
宋熙很满意现在的情况,眼下时值秦末初期,除了起义军倒是没有其余危险。
因为左寡妇在左家村建设期间的卓越表现,宋熙很信任的把将村里的事情托付给了左寡妇。
认真叮嘱一番没有大事切莫打搅自己的话后,宋熙便安心的进行闭关。
修士闭关,长则百年,短则数日。
宋熙不是那种耐得住寂寞的性子,每次闭关也就维持在一个月左右。
一月时间悄然而逝。
“炼气五层终于突破了。”
屋子里,宋熙睁开双眸,感受着周身环绕着更加雄浑的灵力,宋熙有些压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推开屋门,此时已是初冬,虽未下雪,但寒气已然逼人。
舒爽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宋熙的目光不由自主落到了大街上一间间临时搭建起来的木屋。
“村长,你出来了。”
一个穿着厚棉衣的姑娘看到宋熙,欣喜的上前招呼。
“是小翠啊,给我把冬梅叫来。”
“好。”
姑娘去了没多久,左寡妇就急急忙忙的赶了过来。
“村长,你有事情找我?”
“和我说说这是什么情况。”
宋熙指了指密密麻麻的木屋,脸色很是阴沉。
“这……这是外面投奔来的一些流民,我看他们可怜,马上也快要冬天了,就把他们接到村子里过个冬……”
“过冬?”
宋熙冷笑。
“我不过只是闭关一个月罢了,你就擅作主张给我找来这么多人,我问你,他们住在这,吃什么,喝什么,用什么?”
“粮仓里不是有那么多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