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其他类型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第132章 乡里四月闲人少

第132章 乡里四月闲人少(1 / 3)

绿遍山原白满州,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这是后世的南宋诗人翁卷描写自己家乡四月的场景,正好可以用来表述复望里现在的忙碌景象。

这几日蚕茧既入簇,妇人们开始忙着趣缲剖绵,纺丝织布。

又有时雨连降,男人们在田里忙着种黍和稻,因此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

有些家户人手不足的,妇人们做好采桑喂蚕工作后,还要负责帮家里运稻苗,有时男人们实在忙不过来,妇人们还要帮着插秧。

此时又是收芜菁和芥菜的时候,而种植这两种作物的家户,还要分出人手来收获它们的根茎,然后还要重新种植其他作物。

不仅如此,四月,万物竞相生长,杂草的长势自然非常旺盛,这时可没有除草剂,全靠人工除草,因此,这田间除草可是一个大工程。

当然这杂草也不是一点用途都没有,家里有牲畜的可以,可以喂养。或者等杂草晒干以后,烧成灰,撒入田地中,用来肥田。

现在可没有烧秸秆污染环境一说,草木灰是一个天然的肥料,对百姓来说,是一个省时省力的方法,要不然这些杂草种子,可是不好处理呢。

总之,乡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有人忙完这项,忙那项,每日早出晚归,可是一点空闲时间都没有。

当然这一切对吴咏来说,却是没有任何影响,每日还是坚持以往的习惯,练习骑射和读书习字,这并不是他偷懒不想干活,而是他家的那五十亩农田跟五十亩果园,都由伏牛山脚的流民群接手了。

现在那些流民已经不能再称为流民了,经过两个多月的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已经建立起十二座山寨,每个山寨差不多都有四五十户人家,总人口更是达到惊人的六七千人,比复望里的人数多出六七倍之多。

不过这么多人生活在这,仅仅靠那个煤矿,可不够,为此他们还开荒了千亩山田,先种植一些容易成活的作物,养上一两年的土地,再种植粮食作物。

对此,吴咏没有任何意见,只要求他们看管好,他种植的那些新型种子。

杨冀等十二位寨主自然是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会完成仙君交代下来的任务。

没有田地的束缚,吴咏虽然落得个清闲。但这几日他可没有闲着,一直在琢磨在自家打一个压水井的事情。

为此他画了两个简易图鉴给杨冀,让他那边用生铁帮忙打造一套打井的工具和一套压水井。

其实这压水井的原理非常简单,上面有一个活塞,下面有一个阀门,这个活塞和阀门都是一个单向阀,使空气往上走而不往下走,活塞往上走时,阀门开启,可以将下面管子里的空气抽到上面空腔来,活塞往下走时,阀门关闭,空气从活塞边上冒出来,如此循环将下面管子里抽成真空,水就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抽上来了。

吴咏打算用牛皮做活塞,铜片做阀门,至于上水管,就用铁管,里面刷一层油漆。

时下的油漆都是漆树的树汁制成,为天然涂料,可不是后世那种有剧毒的工业油漆。

经过多日准备,今日一切准备就绪。

“两位叔父小心一些,你们不需要太过用力,只需用木棍带着铁杆转动即可,下面的铁钻头会将泥土卷上来。”

两位壮汉点点头,刚开始吴咏找他们打井时,他们想也没想就答应下来,没想到来到吴家院中,却发现只有他们两人来打井时,不禁有些傻眼了。

他们以前打井,都是用小铲子,一点一点刨土,费时费力,往往都是全体乡亲一起出力,才挖好一口井。今日只有他们两人来挖井,这要挖到什么时候!

就在他们犹豫时,吴咏讲解了今日要挖井的工具使用方法。

最新小说: 重生三国:大乔不想当寡妇了 从黄飞鸿开始横推诸天 好孕连连:勾绝嗣侯爷上位 全球灾变:我有一座恐怖屋 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 崩铁:没开玩笑,对面一个谱尼 避难所通万界,各界大佬跪求收留 奋斗在嘉靖年间 我黄龙,洪荒团宠 闪婚娇妻太勾人,禁欲军官洗床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