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其他类型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第276章 上门女婿公孙瓒

第276章 上门女婿公孙瓒(1 / 3)

次日朝食之后,陶谦再次招吴咏来大厅一叙。

两人分主宾坐下,陶谦便迫不及待问道:“吴侍读,天下皆言你乃是天君下凡,不知你对当今天下的局势怎么看?”

“不过是世人妄言罢了,陶刺史莫要放在心上。”吴咏赶紧谦虚道。

接着,他感慨说:“小子最近路过数郡,百姓皆是衣衫褴褛,生活困苦,朝廷若是再不采取措施,恐怕要闹出大乱了。”

“说得好!”陶谦赞了一声,旋即叹了一口气,“奈何我大汉朝堂之上奸宦当道,党锢不开,这天下,哎!”

这番话让吴咏很是吃惊,按理说陶谦这家伙好歹也是将近五十岁的人了,怎么一点城府都没有?这番话要是传扬出去他地前途不就完了?

陶谦似乎看出了吴咏地疑惑,“你不必替本官担心,这幽州乃贫瘠苦寒之地,他们把我整下去容易,要找人来上任可就难喽,哈哈哈!”

吴咏只好尴尬地笑笑。

“对了吴侍读,你此次出关,所谓何事?”陶谦忽然问。

吴咏想了想,恭敬地回答,“不瞒陶刺史,近几年鲜卑屡次寇边,劫掠百姓,小子虽然人微言轻,在朝廷没有话语权,对朝廷之事也是一知半解。但也想为凉、并、幽三州百姓做些什么。”

“说得好!”陶谦再赞。

“此次小子打算去五原郡一趟,尝试能不能组建一支民间精锐,上马可出塞,下马可守关,绝不让鲜卑在我大汉

边境烧杀劫掠!”

陶谦叹口气,“难啊,朝廷拨给边疆的军饷有限,人吃马嚼地算下来,这一年就是个天大的数,近几年天灾不断,朝廷根本拿不出多余的钱财训练士卒。”

“大人误会了,这支精锐是百姓自发组织,无须朝廷供养。”吴咏摇头说。

陶谦立刻被勾起了好奇心,“吴侍读打算如何做?”

“屯田!”吴咏没有隐瞒计划。

去年朝廷地边关移民之策,实行得并不顺利,他打算亲自到五原郡考察一番。他不相信如今有了暖坑和甜菜,这等利器,还会一无所获。

陶谦思索一下,对吴咏地想法并不看好。

“吴侍读忧国忧民之心,确实令人敬佩,但是想要在边关地区屯田,无异于痴人说梦。退一万步,就算能实现,这仓促间又上哪找这么多能征善战的士卒?”

吴咏微笑说:“小子自有办法!何况我大汉疆域辽阔、人口数千万,其间勇武忠烈之士数不胜数,只要有心,总能找得到的。”

作为穿越者,吴咏这番话自然是胸有成竹,三国历史上那些个英雄有几个不是出身草根?远的不说,五原郡正好有个吕布。

而且五原郡的百姓经常与外族打交道,民风比较彪悍。

陶谦显然看不透吴咏的心思,这位年近五十的长者此刻正捋着胡子沉思,忽然他一跺脚,“对啊,老夫家乡丹阳郡山高地险,民风多好武习战,乃是精兵所在,若吴侍

读此行回并州真能完成夙愿,届时只需修书一封,老夫定当全力相助,帮你招募丹阳士卒!”

丹阳兵?陶谦一番话让吴咏心头痒痒,后世那些个三国迷们谁不知道丹阳兵?陶谦坐镇徐州靠的就是丹阳兵,刘备从北到南辗转千里,为之血战的也主要是丹阳兵。

不过吴咏还算理智,知道这一切暂时还只是愿景,回去后是什么样子还不知道呢。想到这他首先向陶谦道谢,然后谦恭地说道:“那就多谢陶刺史了,小子这次定当全力以赴,不过是否能成事,还要看天意。”

“吴侍读此言谬矣!”陶谦连连摆手,“并州乃是洛阳之北疆门户,朝廷就算再没钱,也不敢怠慢了并州尤其是雁门。你此番举动,意在抗击鲜卑,朝廷肯定是支持的。话

最新小说: 重生79:离婚后,我成了大文豪 手机连未来,破产又何妨 望女成凤?和亲爹甜蜜双排! 成为权臣的寡嫂后 重生后,她们抢着给娃当妈 高武:投放万界,青蛇变真龙! 十连冠的我,开局刷满属性! 大明:我朱高煦,海外立国大汉 我还真是幻觉? 今夜雨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