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杏儿听了,这才勉强放下心中戒备,也暗暗警醒自己,往后可不能随便带人进门了。
于是谢杏儿看着许婆婆身旁的妇人道:“既如此,那我就称呼您许大嫂了。”
那许大嫂应声后又回了句谢妹子,他们婆媳两人就跟着谢杏儿进院里了。
大致的挑选了一番,并没有看到有过分坏的,只是偶尔有一两个被擦伤的青梅。
许婆婆见了连忙说:“就是想到可能有不小心碰伤的,咱家特意多摘了几斤,就按照五十斤一起算了,谢娘子觉得如何?”
谢杏儿自是没有不应的,刚刚也称过了,总的差不多有个五十三斤的样子,许婆婆这么说,也的确是自己占了便宜。
于是点点头,说了句“稍等”,就回房去了。
没一会儿,许家婆媳俩就见谢杏儿一手拿着一串铜钱,一手还拿了一个油纸包。
“这是一百文钱,许婆婆您数数。”谢杏儿先把钱递给她,然后又说,“您家给了我实惠,我也不能小气。这是我自个儿做的点心,不算什么好东西,但好在用料扎实,口味香甜酥松,老人小孩都能吃……”
那许大嫂本要推辞,但许婆婆见谢杏儿诚心,便说了句:“都是谢娘子的心意,咱就收下了。”
许大嫂听了婆婆的话,这才接过又同谢杏儿道谢。
“谢就不必了,您家梅子挺好的,往后咱还得常来往呢!”
“好好好,谢娘子放心,咱家的肯定都给你挑好的送来!”
一番客套后,许家几人告辞,谢杏儿见他们走远了这才关上门。
心里暗想,看起来不像是有坏心的,不过还是小心为上。
另一边走远的许家几人也正说她。
“没想到谢娘子竟然就是前两日上京的李府的人。”许大嫂感叹道。
方才交易完后几人闲聊了几句,这是谢杏儿特意透露给他们的。
“那她怎么没跟着上京?”许大哥一直站在门外的巷子里等着,隔得有点远,并不知道他们里面的谈话。
“说是自己赎身了?不过她干娘跟着李家主子上京城了,还是个府中的管事来着。”许大嫂回道。
“这谢娘子的靠山还挺硬的!”许大哥惊呼。
“我瞧着也是,还说如今留在咱渝州城李府的管事,就是她手帕交的爹娘呢!也不知道真的假的。”许大嫂略有些疑惑。
许家所在的地方离渝州城并不是很远,因此平日里也是知道李府在渝州城的地位的。
“我瞧着是真的,不然她一个姑娘家,年纪轻轻的哪儿能有那么一套好宅院。”
“说不定是租的?”
“也有可能……”
“好了,别说这些了。”许婆婆打算儿子儿媳的嘀咕声,认真叮嘱道,“反正咱家也没什么坏心思,你情我愿的做生意,就算她有靠山咱也没必要怕。”
见两人听话地点点头,又接着道:“不过老大说的也在理,老大媳妇,你们往后再送梅子来还是你一个人跟着进,让老大站门外等着……
瞧着谢娘子是有些手艺的,老大媳妇你好好相处,往后再有什么生意,咱也好接着做。”
两人听话应“是”,然后便沿着石榴巷去集市了。
先前来时婆媳俩的背篓里,背的是送给谢杏儿的梅子,这会儿许家老大的背篓里,还装了满满一筐蔬菜瓜果呢。
到了集市许大嫂突然敲了一下自己脑袋,有些懊恼的“哎”了一声。
“怎么了?”许家母子看着她动作忍不住问。
“我方才瞧见那谢妹子院子里的菜好似都是新鲜种下的,刚才应该送她些的!”
许婆婆听了这话,也想起来自己隐约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