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谢杏儿共做了三样包子一样馒头,分别是酸菜粉丝包、韭菜鸡蛋包、小葱鲜肉包和白面馒头。
包子馒头都做的有拳头那么大,幸好油纸也够大,只包了两包。
谢杏儿提着出了厨房,把包子馒头递给许大嫂一边道:“您二位还要去集市,我就先不耽误你们了,刚出锅的有些烫,稍凉会儿吃正合适……”
许大嫂连忙谢过,跟她告辞后就和许大哥并肩离开了。
谢杏儿目送他们离开后,就回了厨房,打算把包子馒头拿出去给附近的邻居尝尝。
谢杏儿家离石榴巷中间那棵大树不远,她到的时候,树下已经有许多人在那了。
有的正在摆龙门阵,有的正端着自己家的碗在吃早饭,也有的手里拿着包子馒头。
石榴巷的地名就来源于日常大家歇凉的这石榴树,据说已经有上百年的树龄了。
树形高大枝条繁密,每逢春夏季便被郁郁葱葱的绿叶笼罩,是个歇凉的好去处。
等到六七月树上便陆陆续续的开花,九月十月就能摘到新鲜的石榴了。
听大家说这棵石榴树每年都能结好几百斤果子,只不过果形小,且不是很甜,大多不怎么爱吃,只有少数人家吃个闲。
随着谢杏儿走近,有关系好的先开口跟她问好。
“杏儿拎着篮子去哪儿呢!”
“婆婆婶子们早,嫂子们早!”谢杏儿先大致跟大家问好,然后提起手上拎着的篮子回道,“我今早上做的包子馒头,拿来给大家尝尝!”
听着有吃的,于是坐的远些的便都围拢上来,你一言我一语的搭着话:
“呀!又做了好吃的呢!”
“那我可得好好尝尝!”
“杏儿又做了啥?我也尝尝!”
“不知可有老婆子我的份儿……”
谢杏儿听了大家的话连忙一一回道:
“今天做了三样包子并白面馒头!”
“大家都尝尝!”
“量不多,只能分着吃了……大家别嫌弃哈……”
“有的有的,我这包子馒头做的软和,您吃着也没问题!”
周围坐着的有十几二十个人,别管先前吃没吃早饭的,只要大家应了声的,谢杏儿都递了过去。
谢杏儿总的做了四十个,先前给许家夫妻俩拿了八个,然后又拿了二十个带了过来。
一圈儿下来,正好够分,谢杏儿见大家吃的开心,心里也高兴了几分。
于是跟大家告别后谢杏儿就回去了。
看到蒸屉里剩下的十来个,反正自己也吃不了,想到前几日苏月娘跟自己说的,接了乡下的公婆来。
自己前些天一直忙着,没有上门看看,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去看看那宅子他们住着适不适应吧。
谢杏儿一样留了一个,剩下的就全部放进铺了干净白布的篮子里装好,锁了院门就去离得只有十来丈远的干娘那宅子了。
谢杏儿敲了门,问道:“月娘在吗?我是谢杏儿!”
“谢娘子?”里面先应了一声,接着脚步声响起,又道,“月娘,谢娘子来寻你了!”
接着谢杏儿便听到了苏月娘的回话声:“哎!来了来了!”
见了苏月娘谢杏儿先开口道:“前几日忙着没时间,听你说接了你家长辈来了,我便来看看你们住的适不适应?若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说与我就是了。”
苏月娘一边请她进来一边回话:“适应的!我们都觉得你这宅子住着合适……”
两人便东一句西一句搭起话来,等到谢杏儿被苏月娘领着到了堂屋,她便把手里拎着的篮子放在桌上说:
“这是我自个儿做的几个包子馒头,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