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儿是个有主意的,再者她干娘也不是个软弱的,咱别起这心思……”
“你说的也是!若是有缘分,不用强求也能成。若是没缘分,强求也无用,说不定最后关系还闹僵了……”
“你知道就好!咱啊就做个友善的普通邻居,杏儿是个心善心宽的,咱也能跟着沾沾好运……”
谢杏儿不知道两人的谈论,这会儿她正忙着做梅子呢!
因为要同时做梅子和第二日早上卖的包子馒头,谢杏儿忙到了深夜才熄了灯歇息。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就赶着起来收拾了。
摆在自家门口,还省了些功夫,谢杏儿才将将摆出来,就有学子从那巷口走过来了。
嘴里还喊道:“谢掌柜!来个肉包子!”
今日谢杏儿还是按照昨天的数量,总的做了有三百个。
虽昨日还是不够卖,但谢杏儿想着今儿没在巷口摆摊了,兴许有的学子不愿意跑远了买。
结果没成想,有好几个学子一次买了十几个,说是帮住书院的同窗带的。
谢杏儿这才想起,原来他们到府城学院上学的,有些是常住学院内的!
于是乎今天又是不够卖的一天,且石榴巷还有几户人家,也到她这来买了包子馒头做早饭吃。
谢杏儿只能一边跟大家抱歉,一边承诺明天一定做多些!
谢杏儿包子铺的生意很快走上正轨,每日的数量也稳定在六百个。
同时日常的梅子生意也保持着,虽不似刚开始那般火热,但每日也有些进项。
如今谢杏儿每天早上早早起来准备包子摊,忙活到辰时过半,收拾好了再睡个把时辰的回笼觉。
吃过午饭了就开始处理梅子,白日里间或有认识的邻居,或不认识的打听着上门来的食客,晚间准备好几个时辰后要用的配料再入眠。
日子过得充实又愉悦,有些小累但看着钱匣子里越来越多的钱串,就觉得很满足。
齐家爹娘走街串巷的卖吃食,凭借从谢杏儿这批量的梅肉,也积攒了一些家中小富,能吃得起蜜饯的回头客。
除了一开始的梅肉,后来的梅饼也一起卖着。
谢杏儿后来从许家再定了三百斤,大部分都做成了梅饼梅肉,小部分做成了渍青梅。
她看着厢房里的存货,梅饼梅肉都有个一百多斤了,前阵子因为大家觉得新鲜,都跟风买。
但毕竟这附近的人家都只是小富,并不是多有余钱的人家,过了最初的新鲜劲儿,后面每日就只能卖出个两三斤了。
谢杏儿想了想便不准备多攒了,反正还有其他吃食呢,这样不觉得新鲜了,那就换其他的就是了。
但这时候,城里有户人家派管事上门来寻她了,开口就是要买她的蜜饯方子,还有城里有几家蜜饯铺子,也打着这主意。
谢杏儿自然是拒绝了的,有间蜜饯铺子的掌柜言语多有威胁,谢杏儿话里便提到了李府。
那掌柜一开始不相信,想着据说她只是个厨房丫鬟,说不定这蜜饯方子还是她偷了李府的,还扬言要去官府告她背主。
他正说着这话呢,李府的张管事带着个小丫鬟来了。
谢杏儿站在门槛上一眼就看到了,连忙喊了声:“张姨!”
围在一旁的有帮着谢杏儿说话的,有看热闹的都跟着看了过去。
张管事的夫妻俩如今掌管着李府,男管外院女管内院,李府主人家不在,他们就代表了李府几分脸面。
渝州城里许多人都认识他们,有的见了,连忙打起招呼来——
“张管事来了!”
“张娘子怎么这时候来了?”
“张管事来石榴巷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