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好久,谢杏儿都一心扑在了临江食肆里。
眼看着从第一日亏损好几两,到后来的一天进账十几两,再到许多食客抢位,甚至走了宋家人的关系要帮着留住包厢。
临江食肆在谢杏儿意料之外但又有些情理之中的火了。
她有想过靠自己的手艺铺子的生意不会太差,但没想到不知从哪天起,食肆里的桌椅就不够用了。
谢杏儿连忙又去找当初定做矮桌的木匠新做了几套,但仍旧不够。
临江食肆的位置沿着江边,来往的船只一眼就能看到。
白天的时候还算平常,在一众沿江的铺面中并不是很瞩目,顶多也就是铺子前的院坝多了些花草点缀,看起来雅致几分。
但因着食客过多,食肆的打烊时间一推再推,到如今经常是将近亥时才落幕。
于是临江食肆从傍晚到深夜的灯火通明,吸引了不少人来看新奇。
有的来渝州城落脚的,一下了船都来不及去住客栈,倒是看此处热闹非凡,忍不住就走到跟前了。
一旦靠近食肆,就能闻到那辛香扑鼻,馋虫被勾了出来,脚不自觉地就走进去了。
再经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口口相传,整个渝州城都知道码头边边开了家味道极好,很有特色的食肆。
不但火锅的生意好,那卤味更是的大家喜欢。
许多人在食肆吃的不过瘾,都想买了回家下酒。
谢杏儿考虑了两日,一边在食肆里新增酒水,一边每日加大卤味的量,满足食客想要买回家吃的要求。
期间也有人明里暗里的来打听卤味的配方,谢杏儿统统都回绝了。
后面又有人猜到火锅最主要的是配料,又动了心思。
再者因为火锅吃法简单,大家的口味各有不同,见到谢杏儿这食肆生意火热,许多人都忍不住眼红。
但没人敢有什么不好的心思,即便不用考虑她远在京城的干娘的面子,只说她那在府衙当差的男人他们轻易就不愿意招惹。
有的是一样有关系但不愿招惹,有的是压根儿就不敢招惹。
即便再惦记,也不能用阴谋。
什么栽赃陷害那想都别想,人家男人就是官吏,还能给你这个机会?
除非你先把那宋霖也弄下来。
但也没必要啊,不至于为了赚点钱去得罪人家。
往后如何暂且不说,如今那宋霖可是知州大人跟前的能人。
至于阳谋?
左不过是想法子弄到她的配方。
但谢杏儿又不是吃素的,她的保密功夫做得极好,便是宋家人都只知道个大概。
虽然也是宋家人没人特意想知道,但周边不是没有邻居趁着她不在想从宋家爹娘那打听。
哪怕人都溜到了宋家厨房也没有用,顶多看看宋家今天吃啥,关于食肆里的火锅底料和卤味调料,那是影子都见不着。
去食肆后厨打探更是没结果,她每次都是在家调配好了拿去食肆的。
特别是卤味,录制过程中她自己全程守在一旁,有帮厨被买通了想偷摸留下她那卤味配料包也没机会。
每每卤汁好了,谢杏儿就干脆利落的一把直接丢尽火堆里。
亲眼看着裹着香料的纱布全都被火舌吞噬,她才放心去处理其他的了。
于是又有人专程盯着谢杏儿的行踪,发现她经常出入香料铺药材铺。
自觉掌握了机会,结果煮出来的东西不仅味道一言难尽,甚至有的药性相冲,直接把人给吃进医馆了。
谢杏儿隐隐听到了些风声,但也不管。
还专程去书铺买了几本学习药性的书籍,一边琢磨更多新鲜吃食,一边买更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