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湖火星营地的教室里大家围着贾雯雯继续听她讲奥陌陌:
“当在夏威夷的全景巡天望远镜和快速反应系统刚记录下奥陌陌轨道的时候,天文学家便发现它移动得很快,2017年10月19日奥陌陌在距离太阳1AU 时,相对太阳的速度达到了惊人的49公里每秒,通过逆向的轨迹可以得到奥陌陌在相对太阳的轨道近日点,2017年9月9日时的相对太阳速度竟有87.71公里每秒。
如果这些数据不能给人以直观的感觉的话,那你只需要明白以这个速度计算,奥陌陌相对太阳的轨道离心率是1.20,它的移动速度是我们在太阳系内测到的天体中最快的,这个速度也意味着奥陌陌有足够的动能离开太阳系进入星际空间。
换言之,以太阳为参考点,奥陌陌的飞行轨道是双曲线轨道,据我们有史以来的观察发现没有任何一个已知或者未知的太阳系内天体,能凭借自身引力走出这样的双曲线轨道。
它是人类观测到的太阳系第一个访客。“奥陌陌”(Oumuamua) 正是夏威夷语里侦察兵的意思,独特的编号也是“星际天体”(Interstellar)的首字母。随着更多的天文望远镜加入到奥陌陌的观测队伍中,这位星际访客却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谜团。
和太阳系内所有观察到的天体一样,奥陌陌自身不发光,我们完全依靠太阳的反射来观察它,但奥陌陌反射的亮度浮动很大,大到让人不敢相信。
天文望远镜里,奥陌陌呈现出有近乎两倍的亮度变化。就像一个物体正面和侧面的影子不同一样,一般观测到不规则的外形自旋的天体,他的反射光会有一定的浮动。但奥陌陌几乎两倍的亮度浮动意味着这是一颗至少长宽比超过十比一的天体,这在我们观测到已知的天体形状中也是头一回。
而比亮度大幅度浮动更值得注意的是奥陌陌反射光浮动的不规则性。奥陌陌亮度变化非常随便,连续观察下来发现亮度变化只有大致趋势并无稳定规律。
这一点非常奇怪,我们知道月球顺着稳定的轨道环绕地球运动,所以才能看到有规律的月圆月缺,而奥陌陌的不规则亮度浮动表明它不仅在轨道上自旋,还在以大约7.3个小时的周期围绕着多个旋转轴作花式翻滚。
其实前期观测的过程中没有发现奥陌陌有任何彗尾,便以小行星编号为其命名A/2017 U1。但是,继续观察下去的时候,天文学家发现奥陌陌离开太阳系的速度比计算的要略微快了一些,那岂不是说,奥陌陌还能自己加速?而这种现象对只依赖引力改变速度的小行星是无法办到的。
同时斯皮策空间望远镜的观测将奥陌陌的大小数据缩小到140到440米之间,如果奥陌陌是一颗彗星,那么接近太阳时升华的气体,就能像推进器一样为这颗质量不大的天体加速,这足够解释它的为什么突然加速和实际计算的不同。
有人认为之前没有观测到奥陌陌的彗尾可能是,奥陌陌可能在太阳系外飞行数百万年,它的温度极低,太阳对它的辐射加热缓慢,导致气体释放量不大所以地球上难以观测到它的彗尾。
不过也有很多的天文学家反对这个理论,他们注意到在2018年7月27日发现非引力加速的轨道改变时,奥陌陌已经越过了木星轨道。如果这么远的太阳辐射和太阳风都能造成气体释放,如此反推当时在2017年9月9日奥陌陌飞过距离太阳仅0.255个AU的轨道时,其产生的彗尾应当会大到在地球上,肉眼都能看到。
要知道奥陌陌这个近地点的距离,比离太阳最近的水星的近日点距离还要小17%,而水星白天赤道温度可达430° 。从这里看出奥陌陌还是一颗小行星,只是其特殊的形状形成了天然的太阳帆,太阳光的辐射压对表面积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