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迟潇潇和家人聊了一会,就赶紧去把茄科的种子找出来。
第二次播种,全部八包种子,每包各留一百粒存放好,其他全部播下去。
实在是种子太珍贵了,怕一次两次不成功,把种子搞绝种了。
茄科的种子都是很小一粒,就这么一小包,每个品种也有好几千粒。就算只发芽一半,乖乖,也要几亩地才能栽的完。
不管了,车到山前必有路。实在不行,潇潇就准备买地了。
今年大旱之年,肯定种不了水稻了,那么稻田改旱地,估计会有很多的田地要选种别的作物。
三月份的天气,有些转暖了,育苗只会更容易。
自己家里啥不多,就是竹篮子竹筐子最多。迟潇潇找到几个更大的平底的竹篮。开始弄土第二次播种。迟瑞轩帮他掌着灯,默默的陪着她播种。
……
三月份,一年的春耕春种也要开始了。
里长和一些族老每天一聚首讨论春耕,讨论旱情,死抠着头皮一起琢磨,到底该怎么办,怎么安排。不知道捏断了多少根胡须。
现在村里可以每天出一百个壮劳力,进深山淘山货。其他壮劳力还是要给春耕做准备,还要协助从后山把山货接进村,囤放和分发。
村里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团结,灾年只有团结起来才好挺过去。
迟安平发话了。我们几个老家伙不睡觉,就在这里瞎捉摸也琢磨不出来个啥。
不如多听听年轻人的意见。
我看迟老二家的大丫,老秦家的秦翊,就非常有主意。
以后我们再讨论,就把几个年轻辈儿也叫来,多听听大家的建议。
我们几个,老了哦。不服老不行了。
这个老家伙听了这话,一直在哼哼。
……
新的一天,今天按照计划,是要进深山挖冬笋。只是去碰碰运气。
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如果挖不到冬笋,就淘些别的山货。总归不能空着手下山。
还是秦翊,迟潇潇和迟承运带队一百个壮劳力。
大家全副武装,进深山年轻人们都有些经验了,但也是不能疏忽的。
出发前,跟几个族老商议好的。先走池塘那条路,然后在池塘周围几公里内活动。必须跟村里商量好路线,万一有点什么事情,也好上山找人。
池塘边他们是有些熟悉了,然后围着池塘边行走,这样更科学。免得漫无目的的到处转。其实是很危险的。
到了池塘那里,顺着浅坡,越往上,林子越密,树越高大。
但不走运,这个方向没有看到竹林。
如果海拔高有竹林的话,那还真能挖到冬笋,海拔高的地方,温度也会低一些。
迟潇潇把捡到的毛栗子,苦槠籽,给他们看。
迟承运捏开毛栗子,看到里面都是粉,尝了尝,清甜。
“承运伯伯,这个毛栗子,我和秦大哥都吃过,煮熟了可以当饭吃,粉很厚。要不然,我们今天就在这附近捡毛栗子,改天再去池塘的另一个方向。”
“好,就算毛栗子捡不够,野菜也能捡够整筐,总归大家不能空着手回去。”
“承运伯伯,这里还有一种植物,你们可能都不认识。叫苦槠籽,就是这个圆圆的,一粒一粒的。这一片都是这种树。这个苦槠籽,皮去掉之后,里面也是粉,叫做淀粉。
你有经验的,只要这种粉多的,就可以当粮食。你看麦粒,谷粒,毛栗子,都是这样的。只要没毒人吃了可以消化,就可以当粮食。”
迟承运不敢完全押宝苦槠籽,商议后的决定是:优先捡毛栗子,然后捡苦槠籽。捡够了就回去一趟。苦槠籽带回去,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