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地的事情敲定了之后,迟潇潇最近就没什么发愁的事情了。
她每天就是早上去两个厂子里,跟管事商量下订单,核对一下进出货单,算一下账目之类的。
每天她和秦翊,都会碰一次头,告知一下对方的工作进展情况。她还用表格和阿拉伯数字记账,鹅毛笔写的字很纤细,刚好可以写进格子里。
反正她看着舒服,记着方便就行。
不几日,秦翊也学会了看她写的账目。
她娘柳氏着急做皮蛋,就赶紧催着她爹,去准备修缮物资的材料。
只是修缮一下,花不了几天,找几个相熟的人,三四天就能干完。
但之前,要把材料诸如稻草,土砖,木头,竹条,麻绳,油布纸,铁钉等等材料要准备齐了。
迟康拉上他的好兄弟迟栓柱,一起商量着列了个单子。迟康就去镇子上去采购,一个牛车基本上就拉回来了。
很多材料村里就有,稻草,竹条,木头都不要钱,要自己去山上去弄,或者自家就有,扒拉出来准备好。
栓柱也很忙,他家大牛,现在可是挖井小分队的副队长,管着几十号人,忙的脚不沾地。栓柱叔夫妻俩只能早出晚归去浇地,拔草,管理着几亩地。
栓柱早就满口答应,修缮土坯房,是一定要来帮忙的。所以这几日又加紧把自家的农活往前赶,腾出时间来给迟康家修房子。
他还抽空砍了很多竹条子,又拉来一大垛稻草,问迟康够不够。
迟康一合计,差不多材料都齐了。只是修缮一下,不需要一定要挑个黄道吉日动工,可也要选个吉利的日子。
就在四月十六日那天修缮。
迟康乐呵呵的通知了几家,还把迟老爹通知了一番。
柳氏还嗔怪自己相公,喊爹来干嘛?盖房子他能帮上啥?都是年轻人干的事情。
迟康笑着说,“你不懂?咱爹现在可想来咱家了,就是找不到由头不好意思来,我这只是给他找个借口。”
到了四月十六日这一天,栓柱夫妇俩,迟老爹,还有老宅那边的邻居,跟迟康从小玩的好的三个大叔,一共六个人。
够了够了,说了低调的,人多可就不好了。
村子里要加固房子,都是互相帮助的,管顿饭就行。今天你帮了人家,明天再帮你修,都不要工钱的。
所以这几位大叔,修房子都是相当熟练,这辈子不知道干过多少次了。
加上迟康夫妇,一共八个人。
栓柱婶子和柳颜两人负责茶水,和负责在厨房里洗菜烧饭做菜。
迟老爹虽然不用自己动手,可该怎么干,门儿清。而且是给自己儿子修,那是每样都是仔细检查,认真的不得了。
大家伙也都听他的指挥。谁让他是迟老爹。年纪最大,经验最丰富。
先是把三间房子漏风漏雨的地方全部补好,用麦秆捣碎,活了泥,重新刷一遍墙,墙角地基检查过加固好,墙边上用木头加固好。
房梁重新检查过,该垫的地方垫好,加固好,必要的时候加个立柱支撑好。屋顶,旧稻草换下来,垫好油布纸,然后铺编好帘子的稻草,铺了好几层。再用竹片和木条把草帘也固定住。最上面再铺了一层稻草。又防雨又防风。
干完这些,迟老爹左看看右看看,直到完全满意了才算完。
众人中午一人一碗冒尖的肉菜米饭,吃完喝点水休息一下,就继续干。
到傍晚收工的时候,柳氏也会每人准备一大碗冒尖的肉菜饭,让他们带回去吃。
三天后,房子加固修葺好了,三个窝棚也弄好了。
虽然窝棚也很简陋,但好在也是不漏雨可以挡风的。迟潇潇看了就觉得非常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