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除了肉以外,咱们要不要拿点米和面给外婆带回去啊?”
姜黎看着姜母一副欲言又止地样子就知道她想说什么了。
索性也不让姜母为难,主动开口问了出来。
姜母一脸惊喜地抬起头,她以为阿黎会不明白的,她自己也觉得自己的要求有点过分,毕竟闺女的这个宝贝有多珍奇她也是明白的。
但是想到娘家那么多人,她又舍不得娘受苦。
她闺女也太贴心了吧!
太懂她了!
姜母眼含热泪地没说话,她此刻是真的有点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心情了。
“要不都带点回去吧?不过米和面不能拿最好的大米和白面了,或许换成差一点儿的可以。”
姜黎有自己的考虑,直接拿米和面回去太招摇了,那些山鸡兔子肉什么的可以说是山里打的,但是米和面想买只用用粮票,除非是在黑市上买。
但是黑市的又很贵,一般村子里的人怎么舍得去买呢?
所以姜黎寻思用玉米面和次一等的米还差不多,这样也不会太招摇过于惹眼。
“都行都行的,阿黎娘都不知道该怎么谢谢你。”
姜母很感动,她闺女这么懂事儿她真的要是修到了。
姜黎也没含糊把家里的大背篓拿了一个过来,然后就开始往里面装东西。
垫底的玉米面和家里吃的小米塞了差不多各二十斤的样子。
然后又塞了四只山鸡和四只大兔子都是活的用绳子绑的结实的塞在了背篓里面。
这点东西把背篓塞的满满当当的。
姜黎还找了块布给盖在上面,防止被别人看到,虽然不偷不抢的但是这红眼病的人比较多。这些东西难保有人看见不眼红。
姜黎伸手颠了颠背篓还挺沉的,自己背还觉得没什么,但是给外婆背的话估计就有点超重了。
“梅梅,娘先回去了啊,就不多留了。”
赵母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姜黎也顾不上重不重了,提着背篓就出去了。
“外婆,你咋不多留会儿,这才刚来就回去的干啥,留下吃个晚饭啊。”
姜黎急急忙忙地开口,深怕外婆就这么走了。
“哎,不了不了,家里还有一顿事儿要做呢,”
赵母笑着婉拒了,再说了这农忙刚过的谁来闺女家吃饭啊,这又不是逢年过节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来打秋风的呢。
就这一小会儿的功夫,姜黎已经带着大背篓走到了外婆面前了。
“外婆不吃饭的话,这点东西带回去吧,这来一趟也不容易天气怪热的。”
“这更不行了,当外婆是啥人了?又不是过来打秋风的咋还能带东西回去?”
赵母一听直摇头,她原本只是想给外孙女介绍个对象才跑这一趟的,现在知道外孙女有对象了,她该回去的哪能从女儿家带东西回去呢。
“什么打秋风不打秋风的,外婆说的什么话啊?您难得来一趟,又舍不得家里的舅舅们要回家吃饭就算了,这我爹娘孝敬您的东西咋不能带呢?”
姜黎说的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给外婆听的总觉得哪里不太对,但是又说不出来哪里不对。
但是不能从闺女家拿东西她还是知道的,闺女也是要养家的人,虽然没有上人在,但是闺女女婿两个人养四个孩子也是很辛苦的。
外婆没说话只是一个劲儿的摇头,说什么她也不能从闺女家拿东西。
姜黎盯着外婆看了一会儿,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这小老太还挺执着的。
不过她也不是没有办法,姜黎稍微想了一想就想到了一个办法。
刚好大哥也在身边,姜黎直接抱着背篓塞给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