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尚清发现屋顶已经岌岌可危,窸窸窣窣不断往下“爆装备”。
土坯房经过泡水,墙壁也变形垮塌,以她的角度来看,这就是妥妥两栋危房!
还好只建了一层,要不然房子垮下来还得了。
村里已经有些人在着手改建房屋了,大多数人都是打算再砌土砖把泡坏的部分垒过一遍,工序简便,耗费也在能接受的范围之内。
从小梅不一样,她手头有钱,林虎请了县里的木匠师傅来,听说是要改盖青砖房。
青砖比土砖好多了,牢固、美观,屋顶再配上黛色瓦片,能自成一道风景。
它唯一的缺点,就是贵。
尚清想改善居住环境,青砖房尤为吸引她。
自己先前制备了一些口红没有寄给苗小兰,这回一到家就即刻托人把没泡坏的货先发出去了。
还好尚婷和尚修避难时机灵,轻便的家当带在身上,口红和余下的物料、急用衣物、做饭家当得以在洪水中幸存。
口红寄出隔日,苗小兰就把五十二块钱全捎回来了,还附信一封,叮嘱她各类色号要均匀着做,各个年龄段的顾客各有所好,每一款卖的都还行。
兜里有点小钱,口红生意火热,尚清便打起了青砖房的念头。
若是把现有的两进房子推了一处,垒一间青砖房就好了。
尚清是个行动派,她先打算拉文芳去从小梅建房子的地方观摩一阵,弄清楚行情。
从小梅家门聚了一大堆围观者,都是来看热闹的,村子第一栋砖房,谁不眼馋。
尚清隔不远就能听见从小梅的声音。
“师傅,我这一处全改成砖屋费事不?”
“这么大的占地面积,请三个人一起干,大概也得建个小半个月。”
尚清急了,拉了文芳,三步做两步来到重重包围的从小梅家门口。
王大爷挑了根扁担,也蹲守在他们家门口看热闹,一堆人伸头探脑,议论纷纷。
“诶!你说,小梅他们盖房子,是只盖一间,建高几层?还是多盖几处?”
“那自然是多要几处房子啦!他们家那么多的地,日后林虎、林文、林理成了家也好住啊!”
“我听说砖房可贵。”
“哝,你刚刚听没听木匠说,青砖还好,就是屋顶的瓦片,铺满要这个数。”那人表情夸张,比出十根手指头。
“哇呀!我家婆娘还托我过来打听哩!算了算了,我们家还是再住几年土坯房。”
“小梅她外出打工,发达了才有这个底气,村里男人都还比不过她咧!”
……
林虎正在屋里屋外前后量尺寸,忽然间看到尚清和文芳的身影,他笑起来,对两人招招手。
后转头跟从小梅说道:“妈!文芳婶子和小清来了。”
从小梅原先还在和木匠师傅讨论建房日程,一听闺蜜来了,便放下手头的活,拉文芳聊天去了。
“文芳,你家屋子收拾的咋样?”从小梅拍拍文芳的手,关心问道。
“哎,不好呀!那屋子哪里能住人,昨晚尚修还差点被顶上掉下来的泥巴砸了脑袋。”文芳叹口气,“这不,我听说你家要盖砖房,就和小清过来先看看,取取你们的经。”
“哈!我们屋泡过水也住不下人,开门关门都能簌簌掉土,说出来不怕你笑话,昨天晚上我一大家子还是去防空洞住的,那里通风还凉快。”从小梅热络说着话。
趁两人说话间隙,尚清环顾一圈他们房屋情况,确实也是一栋危房,由于地势低洼,整个屋子吃水程度更深,塌垮得更加严重,房屋墙壁有不同程度的变形,住是不敢住了。
“从姨,其实我们也想着砖房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