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丹毒、气毒,杨思文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吞噬文气丹、吸收文气石中的文气,补充自己的文湖。
而其时,杨子文书写了汉朝的历史、文学史,以及著名的诗赋文章,他也获得了海量的文气。
几乎肉眼可见的,他的文湖,慢慢地被补充满了。
文气水满了之后,杨子文吃了一颗扩海丹,这一颗阔海丹,一下子把他的文湖扩大了一倍。
但在吸收文气石中的文气、吞噬文气丹,以及书写历史、文学史、诗赋文章之后,他迅速地把扩开的文湖,再次补充满。
就这样一次、两次,扩了十来次之后,他的文湖已经变大了十倍,成了一个大海。
杨子文非常期待自己的境界能从童生提升到秀才。
只是可惜,杨子文听说,想从童生提升到秀才,要把文池扩大上百倍。
而现在,杨子文的文湖虽然在吃了十来颗扩海丹之后,扩大了十来倍,但距离扩大百倍还很远。
每一次扩大,要想在里边充满文气水,就需要吸收许多文气石、文气丹中的文气,书写许多历史、文学史和诗词文章。
不过从书写历史、文学诗和诗词文章,清除丹毒、气毒,杨子文也看出来,清除丹毒、气毒非常艰难,非常耗费书写历史、文学史、诗词文章所产生的文才、文气。
杨子文写这些历史、文学史、诗词文章,回忆起来是首忆、写出来是首创首页,原本这能产生大量的文气,但可惜,这首忆、首创首页的功效大部分都被清除丹毒、气毒消耗了。
否则写了这么多,所产生的文气,杨子文估计能让自己晋升成为秀才了。
后来杨子文想通了,与其吞噬这下品的文气丹、吸收下品文气石中的文气,同时吸收丹毒、气毒,再写诗词文章清除,还不如不吸收文气石、文气丹中的文气,直接书写华夏历史、文学史、诗词文章,获得文气,提升自己的境界更快。
吸收这下品文气石、文器丹中的文气,有这么大的坏处,为什么文人们还乐此不疲地去吸收呢?
杨子文思索了一番,想明白了这个问题:
首先,对自己来说,书写新的诗词文章很容易,不管首忆,还是首创首页,都能获得大量的文气。
但自己容易,对别人来说,想写出一篇沟通天地文气的诗词文章,即使达到传一乡、传一县境界的,也是极难:
大多数文人,一生也创作不出来一篇哪怕传一乡、传一县境界的。
而创作不出来能达到等级的诗词文章,想获得文气,提升境界,要么就阅读诗词文章,要么只能吸收文气石、文气丹中的文气。
但阅读别人写的诗词文章,能增添的文气非常少,一个文人,读许多文章,读许久,也只能增添一点点文气。
他们为了能快速增加文气,就只好吸收文气石、文气丹中的文气。
当然他们吸收,也不是像杨子文这样,一下子吸收许多。
首先他们的文池很小,吸收一颗文气石、文气丹中的文气,就能把文池扩开许多
吸收几颗,可能就能把修为提升一级。
吸收几颗文气石、文气丹中的丹毒、气毒,还是没什么大碍的。
一颗文气石价值一万两银子,如此昂贵,普通文人哪里有那么多钱去购买?
而杨子文炼妖壶、魔法王杖、魔法王冠中有许多文气石、文气丹,所以他可以毫不吝啬地拿来吸收。
这一段时间,杨子文不停地吸收,所以吸收了几千颗。
一开始,杨子文的设想是靠吸收文气石、文气丹中的文气提升修为境界,毕竟文气石、文气丹几乎可以无限量地开采、炼制,只要有钱就能买到。
而诗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