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雪尚未消融,但为生计奔波的人开始上路了。
米仓山蜀道难行,但却是相对安全的。
南北往来的客商时不时的与叶东临一行交错而过,他们携带的不光是货物,还有来自蜀道外的时局动态。
李渊在长安称帝建唐及颁布的各项政令举措,还有汉中王杨谅拒绝大唐招抚,积极备战欲称帝等各种消息成了蜀道驿站中客商们热议的话题。
有为大隋彻底灭亡而叹息不已的;
有为李渊称帝大声叫好的;
也有为汉中杨谅称帝续隋正统性怀疑的;
更多的则是只喝酒竖耳倾听不言的。
“呵呵!李渊果然不负众望推翻残隋自立为帝了。”李靖为李渊称帝叫好着。
“师弟,李渊仁义也许是称帝之前的假象,做了皇帝说不定便不是以前你所认识的李渊了,还是先看看再说吧!”
“是啊!师兄,李渊本是大隋国公,又有诺大一块封地逍遥快活,其原本该念大隋好处。但却包藏祸心行篡逆之举,可见其先前表露出的仁义忠厚都是假的,掩人耳目罢了。师兄你还要去投奔他么?”
张出尘也赞同张仲坚的话提醒着李靖。
“李渊顺天意代隋兴唐,天象主朝代更替乃不可逆也!我等若看不透李渊秉性,难道其手下文武们都看不清吗?
未曾听说其手下有弃之而去者,反倒引诸多英雄投奔。
没听京城过来的客商说,原大魏国军师魏征都进了长安唐王府的招贤馆了吗?”
“可是~贫道怎么觉得杨先生才是一时豪杰呢?其对天下苍生的挂念和对太平盛世的设想是那么让人挂怀。
师弟你不是看了他写的书吗?
难道你不觉得杨先生规划的国家未来很好吗?为何要去拥戴一位不甚了解的君王呢?”
“这~”
李靖被张中坚的话问住了,彷徨间拿起桌上的那几页草黄纸一时间陷入思索中。
片刻之后说道:“师兄,若将这治国策略进献李渊,当如何?“
“此乃旷世奇书,非奇才不能用!李渊老迈且出生关陇士族,书中多有土地变革新说,涉及天下士族切身利益,他岂敢动?
反会将此书封禁。再说,师弟长于军务,短于政事。若得李渊重用需展领兵之才而非这治国之策。”
“师兄,听见了吗?李渊辅称帝便新添了几房妃子享乐,政事皆交由其子与大臣商议。而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显然已成为大唐政治中的两股势力。
明面上兄弟无争,但私下秦王府众将都有废太子而拥秦王之意。师兄要想清楚去了长安投向何方阵营?选错便是一场劫难。”
张出尘为自己丈夫担忧着,从客商口中得知大唐皇室内部已经形成两派党争不断。
这和隋朝初期的杨广弑兄夺储之争完全一样,站错队就有性命之忧!
“这~为夫还未曾想过。”
显然,军事能力强悍的李靖对政治暗斗这块还是个雏。
“师弟,不妨到隔壁去问询下杨先生,看他如何说?”张仲坚提议道,就见李靖默默点了点头。
“也好!一路只顾看这书,倒是有几处不解,正好过去当面请教,走~”
隔壁房中,此时叶东临正和裴蕴一道小声谨慎的分析时局。
叶东临倒是心如止水一副云淡风轻状。
但裴蕴却是满脸忧伤,心情悲痛不已。
“陛下,最新消息说李渊下书,许以国公之位招降眉县张须陀,却被张须陀一口回绝。又说张须陀已和汉中杨谅达成共识,欲拥立汉王杨谅为大隋新皇延续隋祚。
只是这样必然招致李渊唐军全力攻闼,恐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