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我军不出关则已,一旦出关便要对上实力最强的对头洛阳王世充,此战不容有失。大哥虽然有心立功,但临场战阵经验欠缺,还是让儿臣领兵出征吧!”李世民再次提请着。
“二哥,你虽领兵机会多一些,但大哥也跟随父皇身边学了不少东西。再说还有小弟随行协助,未见得战场之上就比不过你。”
三弟元吉阴阳怪气的揶揄着李世民。
“三弟,战场岂能儿戏?一旦战王世充不下挫了锐气,再想中原逐鹿就失机了。”李世民有些着急的说道。
“诸卿可有想法?都说来听听。到底是派朕的哪位皇子领兵出征呢?”
“陛下,臣认为还是以太子殿下为帅最好。毕竟太子殿下为储君,今后接续皇统是需要有些武功的,否则今后何以为君?文武难服啊!”
魏征进谏道,作为太子府幕僚,他是要为自家主公力争这次带兵机会的。
“也罢,就先定太子建成为主帅吧!”
自己次子秦王李世民的风头确实已经盖过长子建成了,也需压一压才是。
魏征的一席话突然点醒了年迈的李渊。
前朝不就是晋王杨广常在外带兵为统一天下立下了不世之功,晋王势力作大,最后起了夺储之心吗?
“儿臣领旨。但父皇,儿臣无需选用秦王府将领,儿臣府上自有大将谋臣。”李建成胸有成竹的说道。
“大哥领兵,世民手下将领你只管选用就是了,都是为我大唐争天下,何必分出彼此?”
“二哥莫再惺惺作态了,你府中大将个个桀骜不驯,我大哥岂能指挥的动?若在两军阵前夹藏私心以致兵败,岂不害了大哥?”
李元吉还是那种尖酸刻薄,一副看不上秦府将领的样子。
“好了,全都闭嘴。刘弘基老将军~”
“陛下,臣在。”
“太子掌兵终究缺乏历练,不如请老将军为副帅与他同往中原。”
“老臣遵令就是了,有臣在侧,料也出不了大乱子的。”
刘弘基原本不想掺和进这两党之争的,见李渊点将自己,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应了下来。
“唉!”
李世民见父亲主意已定,只得低声叹息一声。
“世民可引秦王府部众作预备队,如若前方战事不利则出关相助建成。”
似乎听到了次子世民的叹息,李渊退而求次也让李世民随时视战况加入战局,以避免冷落了次子世民求战之心。
“儿臣遵旨。”
至此,随着李建成挂帅出征,行事咄咄逼人;
李世民秦王府遭受刻意压制,处事谨小慎微。
京城皇子之间争宠夺嫡的生死大战昭然若揭。
见证过前朝大隋兴衰的京城百姓无不拿杨坚两子兄弟相残的人伦悲剧相比李渊两子眼下之争,使闻者无不唏嘘感叹世道轮回。
天似乎被戳破了一般,随着梅雨季节的到来,淅淅沥沥的雨就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穿梭在群山之中的褒斜小道被雨水冲刷的越发难行了,南来北去的客商们都有意避开这汉中平原的雨季,不敢轻易踏入这难行的古道,使得古道越发的冷清和荒凉。
但就在这个时节,古道上却行进着一队数百人的骑兵。
他们时而牵马小心走过险峻的崖壁栈道,时而纵马在峡谷的小道上奔驰。
“师弟,前面山崖下雨淋不到可以容身歇息。”
“嗯!那处崖底宽阔正好可作今日扎营之地。士信传令下去,让弟兄们赶紧跟上。”
“是,将军。”
被唤作士信的年轻将领不是别人,正是弘农军大帅张须陀的养子罗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