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味道散满了整个纪家村,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喜庆之色。
村里有一首童谣。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过几天,漓漓拉拉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炖猪肉。
二十七,宰年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除夕的饺子年年有。
虽然不是样样都照着上边的来,但是李可和纪以安也是兴致勃勃地准备他们家这第一个新年。
扫房子是必须要的,里里外外都一起收拾了一遍,不说一尘不染,但也是非常干净跟整洁。
做豆腐李可不会,不过村里有卖豆腐的,纪以安早早就和做豆腐的人家定了几斤。
二十五这天,李可和纪以安开始在家炸豆腐。
黄澄澄豆腐包看着就很有食欲。
橙子和三宝眼巴巴的蹲在厨房门口看着里面,纪以安看着他们馋嘴的模样,宠溺的给两人小碗里夹了几个炸好的豆腐。
“三宝,带着橙子去外面吃吧。”
说完又在另一个碗里夹了几个豆腐包递给了李可:
“媳妇儿,你也尝尝。”
李可很喜欢这种氛围,好像一下子就回到了小时候,自己带着弟弟和堂叔家的几个弟弟妹妹爬到厨房门口等奶奶锅里的吃食。
“香,纪大厨手艺真不错。”李可毫不吝啬的夸奖。
“是吗?”纪以安笑弯了眼睛。
“嗯,你尝尝。”李可夹起一个豆腐包递到了纪以安嘴边。
纪以安张嘴吃了下去,嘴里不由夸赞道:
“确实很好吃。”
能不好吃吗?那么多的油炸出来的。
……
接下来主要任务就是蒸馍。
李可喜欢吃油饼,便决定炸一些油饼和麻花。
炸油饼和麻花是很费油的,好在李可家不缺油。
前天李可偷摸从空间拿出了一桶油,够他们过年用了。
小时候李可跟着奶奶学过几次炸油饼和麻花,虽说不是很熟练,但基本的步骤她还记得。
李可前一天晚上就让纪以安和了面,担心第二天早上面醒不好,李可还专门在炕上找了个位置,将面放在了炕上,炕是热的,面容易醒好。
第二天,睡醒一看,果然面醒的很好,都溢出盆了。
于是一大早两口子吃完早饭就开始炸油饼和麻花了。
炊烟在厨房上头飘了一早上,引得村里人频频张望,有些好事的,还跑到李可家门口去打探了。
闻着院子里传来的油香味,馋的门外的人直咽口水。
好在这些人还要脸面,没有直接敲门进去蹭吃。
不过,一上午的时间关于李可家炸油饼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村子。
一些大婶们也开始议论,大多数都是羡慕的,其中也有一些嫉妒的。
比如,此时:
“你们说,这小幺家的天天这么败家,这日子以后可怎么过?”这位大婶嘴里满满的酸味。
“你管人家怎么过,人家两口子都能挣钱,吃什么都不为过。”有人看不惯这位大婶的酸言酸语,出声反驳道。
“嘿,她五婶,我也就是那么一说,你咋还较真了,再说了,你帮着人家说话,人家也不会给你点,就是她婆家,她也不见的会给。”这位大婶继续找茬。
“哼,我跟人家非亲非故的,人家凭什么给我,再说了,我这人就爱打抱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