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9章:赵祯:朕做了半辈子仁君,也要过一过当暴君的瘾!(2 / 4)

来心直口快。

一番话说的数位相公都抬不起头来。

“今日,诸位若要劝官家延迟此策,我王安石立即请辞,道不同不相为谋!”

听到此话。

文彦博的脾气顿时也上来了。

“你威胁谁呢?天下就你王安石懂得变法?我们都是废物?一旦数百名官员罢事或自请去职,你告诉老夫,该如何办?如果各地州府有人趁机造反,又该如何办?镇压要不要军费?百姓会不会遭罪?事情不是凭着一腔热血便能做成的!”

“要不老夫请辞,这个首相你来做,你看一看官家会不会听伱的,逞英雄谁不会,全宋变法的前提是让我大宋江山有覆灭之患!”

王安石继续道:“反对裁官者,皆是无能之辈,是纸老虎,裁掉又如何?官家下这个决心,我们要做的是帮助他,而不是劝阻他!”

“无能之辈?你以为天下官员都如你王安石一般吗?有些官员虽没有大追求,但对百姓好,治理地方不出乱,便是好官,都要裁去,百姓交给谁去管?”

这时。

王尧臣拽了拽苏良的衣角。

王安石天不怕地不怕,谁都不服,唯有对苏良心服口服。

苏良一直都未发言。

因为他还在想着包拯告诉他的事情:五官投河可能非自愿而为。

包拯只告诉了苏良,说明此事只是猜测。

猜测的事情,苏良自然不能当作理由说与众人听。

不过,他相信包拯的猜测。

王安石听到文彦博的斥责,当即袖子一甩,扭脸就要离开。

这时。

苏良终于发声了。

“介甫,别耍脾气,回来!”

王安石黑着脸,继续朝外走,头也不回地说道:“我去写辞呈!”

这一刻,他拗起来,一百头牛都拉不回来。

苏良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王介甫,等我说完,你再走行不行?”

听到此话。

王安石停下了脚步。

整个议事厅,也就苏良与他意见一致。

当即,王安石回到了原来的座位。

这一刻。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苏良身上。

苏良道:“诸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认为介甫之言无错。若延迟此策,几乎就可以断定我们的裁官之策失败了。”

“我们当下讨论的事情,应该是如何在颁行此策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隐患,而非延迟此策。”

文彦博面带无奈。

“景明,老夫怎能不知你和介甫的想法,全宋变法走到这个地步,我们当然也想去除冗官这个毒瘤,但此举造成的负面影响太大了,官员罢事或自请去职,谁来为朝廷做事,我们即使有三头六臂也做不完啊!”

苏良看向文彦博。

“其实,我们担忧的,无外乎是,汴京城官员罢事去职后,各地州府的官员纷纷效仿,导致朝廷政事出乱,有刁民匪徒趁机造反而已。”

“如果,我们能说服汴京城的这些反对者,地方上的官员便无法效仿,此忧患的可能性定然会降低许多。”

“如何说服?”

富弼有些激动,苏良说出此话,说明心中已有了主意。

苏良接着道:“向官家呈递奏疏反对裁官之策的,无外乎三类官员。”

“其一,利益受损者。即自身可能会被裁或家族子弟亲眷会被裁掉者。”

“其二,一直反对变法或常随大流的官员。”

“其三,心忧社稷安危者,有一些官员其实是因担心此策引发社稷动荡才上疏反对的。”

众人都纷纷点头,基本也就是这三大类。

随即。

苏良看向文彦博,问道:“文相,你觉得我们说服多少人,可颁行此名录。”

文彦博想了想,道:“六成吧,若稳妥一些,最好七成,若只剩下三成反对者,就难以成势了。”

“好,那我们就定个任务。自今日午时起,三天内,我们若能说服七成反对者,则名录颁行,若不能则无限延期。此事,需要我们与官家一起去做。”

“景明,快快细讲!快快细讲!”王尧臣一脸兴奋,想知晓详细的策略。

当即,苏良与众人细讲起来。

……

半个时辰后。

文彦博、张方平、宋庠、范仲淹、富弼、曾公亮、苏良七人出现在垂拱殿内。

殿内,桌上、地上都摆着一叠叠奏疏。

赵祯看向七人。

“你们不必劝朕,朕不会听。这些年来,朕被一群群士大夫官员欺负,朕已经受够了,今日,必须要让他们看到朕裁官的态度!”

赵祯这个皇帝也不好做。

这些年来,士大夫官员只要结势,基本就能让他妥协。

他心中也委屈着呢!

随即,赵祯看向文彦博,问道:名录核对好了吗?”

“好了!”

富弼将《省官名录·汴京篇》文书递给了赵祯。

赵祯细看一遍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很好!很好!写的非常详细,这里面提前致仕和被罢黜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