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6(1 / 2)

浪,在上下的色彩浓郁拼接处,承上启下,将颜色再次过渡成裙摆尾部的浅烟灰。

背部以大片的斜向裁剪和条状做了固定和镂空设计,最后汇聚在腰部的位置,上面有与右肩前侧的星月所对应的水钻图案。

花滑是一个向后滑的项目,考斯滕背部的设计同样很重要。

《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本身就有三个乐章,恰好是快慢快的套曲形式,特别适合花滑的动作编排。

丛澜跟音效剪辑师磨了很久,改了十多次,最后得到了现在这个令她满意的版本。

雄伟的音乐声响起,丛澜维持着准备姿势,在最中心的位置,做了一个规尺步。

而后,她变刃,做了第二个不一样的规尺步。

第一乐章三段式结构,单一的旋律在乐曲中频繁出现,特别方便卡点。

新赛季ISU又更改了很多内容,比如单跳的种类变了,比如步伐与旋转上又作了新的更改。

丛澜的跳跃安排是3A3T、2A、3Lz。

是的,与去年截然不同的连跳,从32变成了33。

一年,丛澜进步飞快。

3A3T能放到节目里,说明她对这个连跳有了一定的把握,稳定度上来了。

向后的葫芦步,接了个小跳,左脚转三,再换足到右脚变成向后的外刃转三,接后交叉和弧线,丛澜在旋律中舒展双臂,脚下换作鲍步姿势,在滑动中重心变换,腰背向后向下。

下腰鲍步掠过小半个场地,丛澜直起身躯看向前方,紧随其后,不过是一秒的时间,她猛然跃起,跳了一个3A。

稳稳地落冰。

“Wow——”

现场沸腾。

他们以为这是结束,但脑子里倏忽闪过“Jr似乎只能单跳2A”,还没等多想,下面那个丛澜就紧跟着跳了个3T。

完美落冰,接大一字滑出,而后两个捻转,她的姿态优美极了。

于谨这才在场边蹦了起来:“Yes!”

他看向屏幕,上面显示BV=12.6,GOE=1.86。

于谨心算了一下,去掉最低和最高的两个分数,这等于说是剩下的七个裁判里,至少有六个人都给了丛澜2分。

没有人能从这个连跳里离开。

丛澜的3A3T不止是高飘远,她在下腰鲍步前做的一连串步法,还有直起身后冷不丁地跳跃,良好的连跳节奏,稳稳地滑出,这些都是加分项。

很美,可以当选今年女单连跳十佳。

如果有这个评选的话。

场中,丛澜踩着第一乐章结束的符号,跳了个2A,转而进入了委婉抒情的旋律中,她开始了自己的定级旋转。

跳接蹲踞转,她作了cannonball spin姿态,变刃后接pancake spin,也就是甜甜圈旋转。

这是燕式转的一种变形,要求浮腿向后,膝部高于臀部,而浮腿与冰面处于平行。

她的柔韧性很好,反手抓着左脚冰刀时尽量地将自己拉成一个空心圆,从半空拍摄时,显得是个圆圈模样。

这就是“甜甜圈”旋转。

左手浮空在腰侧之上,丛澜的转速很快,当满足了所有定级条件后,她很快地松手,以一个转三滑出,紧跟着来了个夏赛步。

她旋转速度快,重心控制得好,跳接蹲踞转的定级到了4,并有了1.29的分数。

于谨算她分的时候,紧张得屏住了呼吸。

怎么回事,裁判给分这么大度吗?

不过这也是应得的,我们澜澜的旋转这么美!

不太好的是,接下来的直线接续步里,丛澜只定到了三级,而且GOE加的也不多,只有0.36。

于谨沉默。

步伐结束后,是最后一个跳跃3Lz,丛澜不仅有难度步法,还举了双手,落冰后顺畅滑出。

无错刃,rippon姿态,难度进入滑出。

全是加分点。

“wuo——”

“哦ho——”

一阵乱叫。

在场观众疯了,他们没有想到,就这么一个青少年组的大奖赛分站赛,居然能看到这样精彩的表演!

3A3T!我的天这是能出现在Jr赛场的跳跃吗?!

这就是一个分站赛啊!

再说了,哪怕是在成年组赛场上,这样的跳跃组合与质量也不多见的!

裁判很快给了评分,跳跃认可,BV是6.0,GOE+1.4。

音乐来到了最后。

细腻的情感转向流畅、热烈,带着舞曲的风格,独奏小提琴的表演格外的具备技巧性。

风格变化很大,丛澜开始了她的换足联合旋转,也是倒数第二个旋转。

在基础的燕式旋转后,她不换足做了个小跳,这是四个级别的旋转定级的提级条件之一。

继而从直立的姿势下蹲,改成了broken leg spin,在换足后,从蹲踞姿态起身变提刀燕式转,圈数足够后,她又做了最后的I字旋转。

丛澜转身,用刀齿步砸在了音符上,左脚前内刃换后内刃,转体,她做了两个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