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汉家文化(1 / 2)

第478章 汉家文化

第478章 汉家文化

黄肃汇报完后退回了队列,朱标对工部显著提升的工作效率很是满意,在龙椅上点评道:“工部今年的工作成果朕都看在眼里,朕很是欣慰,今年工部多发一个月的俸禄,以资奖励!”

话音落下,朱樉走出代表工部行礼道:“臣代工部上下谢陛下赏赐!”

朱标微笑的点点头,其余五部心中那个羡慕嫉妒恨啊!

为什么吴王不做自己这的尚书?我们也想加一个月的俸禄啊!

现在的俸禄可不像洪武时期的那么低,朱标登基后,不仅给各个官员按照级别配备了房子,就连俸禄也比洪武时期高了两倍不止。

那些清廉的官员如今脸上也有了红润,好歹现在一家人吃喝不愁。

朱标登基后,提高了官员待遇,但赏赐却比朱元璋少了许多。

不过,官员们也不敢有怨言。

毕竟,他们知道,这位皇帝可不是好惹的主儿。

而且,朱标还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让朝廷的治理更加高效和公正。这些举措得到了不少官员和百姓的支持。

接下来的汇报就如以往,平平淡淡,五军都督府由徐达出来汇报,他站在御前,神情严肃,声音洪亮地向皇帝和朝廷大臣们汇报着军队的情况、训练进展、装备更新等重要事项。每一项细节都被详细说明,展现出他对军事事务的熟悉与专业素养。

汇报完毕后,便进入了番邦附属国的朝贡环节。此刻,整个朝堂上弥漫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仿佛时间都凝固在了这一刻。

文武官员们整齐地分列两旁,他们神情肃穆,目光专注,静静地等待着各国使者的出现。

终于,在众人的期待下,各国代表依次走上前。他们穿着华丽的服饰,脸上洋溢着敬畏之情。每一个动作都显得小心翼翼,生怕有丝毫失礼之处。

当他们走到朝堂中央时,纷纷恭敬地行跪拜之礼,将额头深深地贴在地面上,表示对大明帝国的深深敬意。

行礼过后,各国代表用不太标准的汉语开始赞美大明的繁荣昌盛,赞扬朱标的英明睿智。他们的话语充满了崇敬之意,让人感受到了大明帝国的威严和影响力。

接下来,便是最重要的环节——献上朝贡礼单。

各国代表各自拿出精心准备的长长的朝贡礼单,庄重地念了起来。这些礼单上罗列着各种珍稀物品、珠宝、奇珍异兽等,无一不展现出各国的诚意。

而大明作为宗主国,自然也不能亏待这些附属国。

回礼方面,除了一些精美的瓷器外,还赠送了大量珍贵的儒家经典书籍。这些礼物不仅体现了大明的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向全世界展示了汉家文化的魅力。

至于金钱财物,那是绝对不可能给的!毕竟,谁会把自己国家的财富往外送呢?这一点,从朱标登基后就已经明确规定了。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大明帝国,其强大的汉家文化正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并影响着全球各地。

无论是欧洲还是东南亚的等国,都能看到汉家文化的影子。这种文化的影响力正在改变着世界的格局,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大明的价值观。

特别是在欧洲和各个附属国的内部,汉家文化正逐渐成为一股流行趋势,尤其受到贵族们的热烈追捧。他们热衷于穿上华丽的汉服,用流利的汉语交谈,甚至将道教视为至高无上的信仰。

道教已经完全取代了其他宗教,成为这个时代唯一的正统宗教。而道教更是尊崇朱标为教主,因此道教也被赋予了另一个显赫的名称——明教。

所谓"上行下效",欧洲的普通百姓明白,如果想要改变命运,就必须掌握汉语这门语言。随着大明文化的强大影响力,大明已成为全球的霸主。

朱樉百无聊赖地看着各国使者进献的贡品,心里竟然有些期待能出现像倭奴一样的蠢货,这样他就能再次带领军队出征,展示一下大明的威风。

然而,让他失望的是,这些国家的脊梁似乎都被大明的一场战争给打断了,如今只能对大明毕恭毕敬,不敢再有丝毫冒犯之意。

在大朝会即将结束的时候,朱标郑重地宣布了几项重要的人事任命:晋王朱棡被任命为锦衣卫南镇抚司指挥使;燕王朱棣则担任五军都督府右都督一职。

在此之前,右都督之位由常遇春担任,而常遇春也曾多次上书请求归隐养老。

如今朱棣归来,正好可以接替他的职位。至于徐达,今日朝会后则是正式退养,朱标将傅友德提拔至左都督的位置,使其成为军方在朝堂上的代表人物。

此外,冯胜接替了兵部尚书的职务,而原兵部尚书则告老还乡。楚王朱桢将前往草原,接替朱文正,并跟随沐英学习。齐王朱博则前往海军历练。

其他亲王们等到稍大一些时,也都有各自的去处。这些安排并非偶然,而是朱标逐一询问过每个弟弟的志向之后做出的决定。

虽然外出分封也是一种选择,但哪里比得上在大明享受舒适呢?这一点得到了所有亲王和皇子的一致认同。

朝会结束后,朱樉早就料到了,自己一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