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第一百二十三章(3 / 4)

安排年底下家宴的事情,就见着雪雁进来说:“史家的人来了,说是他们大太太听着奶奶回京城了,特别叫人送了东西来,奶奶是见还不见?看着那个样子不过是些年底下应景的东西罢了,也没什么特别贵重的。”

黛玉想起来当初顾直也在东宫混过一日子,史鼎正是管着东宫的侍卫,算起来也算是同僚,加上上次湘云的事情,年底下事情多,黛玉也没时间去打听湘云在卫家的境况如何,既然是史家太太送了东西来,黛玉想了想,对着雪雁说:“你们先安顿他们在外面花厅等着,我安排好手上的事情就见她。”

史家的两个婆子跟着雪雁的小心翼翼一路进来,见着不少的丫头媳妇手上拿着对牌,行色匆匆的来往,院子里面站着不少的媳妇和丫头,都垂着手等着听里面的呼唤呢。这两个史家的婆子越发的不敢大声了,屏息凝神的跟在雪雁后边,暗想着果然是五代列侯的世家,这个规矩真是严谨的很呢。

想着已经到了正堂的门前,一个小丫头见着是雪雁带着两个人来了,就对着里面通报一身,听着一个清朗的声音不疾不徐的说:“请她们进来。”于是小丫头掀起帘子,雪雁领着两个婆子进去了。

一进屋两个人只觉得眼前一亮,她们是史家专门跟着太太们出去做客,各个亲戚家里来往传话的人,豪门大户见识了不少,可是这样清新雅致的方子,她们还是地一会见着。

屋子里也没什么金碧辉煌的陈设,当地当着一条紫檀长案子,上面只供着一个汝窑天青色净瓶,上面竟然插着一直精巧的白梅花,案子后面的墙上挂着一张白描的仕女图,整个房子里面丝毫不富丽堂皇的装饰,连着引枕靠背都是石青色,闪着金线。

黛玉在东边的暖阁里面,坐在窗下的大炕上,见着史家的两个人跪在地上要给她磕头,黛玉笑着说:“快扶着两位姐姐起来,我们刚回京城,正赶上年底下事情多,本来是该我们先上门去拜访的。谁知竟然叫你们太太先想着了。劳动两位了,紫鹃倒茶。两位姐姐请坐。”

两个婆子谢了,在脚踏上坐下来,这个时候紫鹃带着个小丫头端着两碗茶进来,两个婆子忙着站起来,接过来笑着说:“不敢劳动姑娘,叫那个孩子端来就是了。”

黛玉看着两个婆子的神态举止,就知道这两个人是史家专门跟着太太身边传话,做客的,黛玉先是问了史鼎太太的身体,忽然话题一转:“大年底下的叫你们跑一趟,多谢你们太太想着,当初我们家大爷在东宫的时候,承蒙你们大老爷照顾。对了我当初在外祖母家的时候,和你们家云姑娘很是要好呢。我还想着过些日子打点了礼物叫人过去看看她。今天你们来的正好,你们总是要去看姑奶奶的,我们家和卫家不怎么熟悉,我担心这样巴巴的上门不知道怎么开口。正好你们娘家去看自己的姑奶奶,我就叫人打点了给云丫头的东西,你们一起带过去也省事了。到底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云丫头是成亲的人了。”

说着黛玉叫人:“来人,把给史大姑娘的东西整理出来,叫两位姐姐带回去,也省的到时候咱们费事了。往常也没今年这样忙碌,两位是知道我家的情况的,我们家大爷出去这些年好容易回来了,人来客往的不少,实在是腾不出手来面面俱到了。”说着黛玉对着史家表示感谢。

那两个婆子听着黛玉的话脸色一下子窘迫起来,史家哪里还想着湘云呢,过年的时候史鼎的夫人也不会想着叫人去看看湘云的,更别提接了她回家过几天。但是眼看着黛玉要预备给湘云的东西叫她们带回去。这两个人担心回去呗史鼎的夫人责骂,于是只能硬着头皮说:“奶奶是个念旧的人不忘当初的姐妹情谊,只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们家的事情,一时半会的说不清楚,这个东西还是奶奶另外选了人送过去。”

黛玉装糊涂,一挑眉头,装着惊讶的说:“这是怎么个缘故,云丫头从小没了爹娘,跟着你们老爷和太太长大的,她虽然嫁出去了,可是——莫非是卫家十分厉害,不准湘云见娘家的人不成?世上还有这样无礼的人家,等着我闲了,可要和平阳公主说一说了。”

听着黛玉的话史家两个婆子顿时脸上没了人色,赶紧把事情的原委说出来,原本湘云的叔叔和婶子们抚养湘云,就担心别人说他们得了自己兄长的爵位和家产,虐待了兄长留下来的孩子。对着湘云格外客气,谁知贾母还是心疼这个侄孙女,接了来养在身边。贾母疼爱湘云,更疼爱宝玉,他们两个从小就在贾母身边,一可以说是从襁褓之间一起长了五六岁了。

史鼎觉得这不是打了史家的脸面,明着说他们兄弟对着哥哥唯一的孩子不好吗?因此等着湘云长大一点就说男女七岁不同席,宝玉长大了,湘云是个女孩子在贾母身边不方便,硬是接了湘云回家。

史家和贾家生活方式不同,湘云在这边自然不如在贾母身边随便舒服,后来也不知道怎么传出来,湘云被叔叔婶子虐待,整天要做针线活,还不许喊累的话。史鼎夫妻两个越发觉得面上无光,可是又不能认真发作起来。因此史鼎的夫人对着这个侄女也有了怨言。只想着赶紧把她嫁出去,眼不见不心烦算了。

贾母这个时候暗示史鼎,想把湘云说给宝玉。史鼎心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