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出来个折子,递给顾直。
顾直拿过来翻了翻顿时脸色一变,原来林如海说的是他——这是贾雨村拟写的奏折,在上面历数甄应嘉的罪状,还一针见血的说那些人联名上书为甄应嘉求情,看起来像是为了保全皇上的英名,其实他们都存着私心!根本是存着不可告人的心思。甄应嘉这样的人就是社稷的毒瘤,要是皇帝不杀甄应嘉,不把他的罪证公布天下不给被甄应嘉陷害的人鸣冤昭雪,那么吏治就不能澄清,风起就会越变越坏。
“真是没想到,贾雨村还有这个文采,慷慨激昂,可以和骆宾王的讨武氏檄和曹娥碑并列了。叫我写这样的文章,都未必能有贾雨村写的好呢。”顾直装糊涂,直说贾雨村的文采好,根本不提别的。
“你啊,别和我装了!咱们一向是无话不说的。贾雨村这个人我越来越觉得害怕。他没准能称为第二个甄应嘉,甚至是比甄应嘉还厉害的人物呢。他这个人还真有意思,别人投靠大概不会像他这样曲折迂回。或者是奴颜媚骨,或者是故作矜持,假清高。谁知这个贾雨村还真是另辟蹊径,凭着他一个人的本事就能推进事情的进展,把徐鹤卷进来,顺带着叫太子和徐鹤勾结的事情大白天下,叫父皇对着太子越发的不满和忌惮了。他要做的事情正合我们的心意,你想想这些事情若是叫我们去做,没准现在我们还在泥潭里面纠缠不清呢。这样的人,你如何不惊心?”靖王深深地看着顾直,说出心里的忧虑。
贾雨村太厉害了,这个人简直可以称为深不可测,能在朝堂上呼风唤雨而且很低调。现在内阁里面以前和徐元直还不错的几个都有点耐不住徐元直嚣张跋扈,说一不二的脾气,几乎要翻脸了。唯独这个没什么根基的贾雨村却和徐元直好的要称兄道弟了。
贾雨村能干不假,但是他心里想什么,谁知道呢?若是有朝一靖王真的登上那个位子,贾雨村不就成了辅保有功之臣了?这样的臣子不好控制啊。
“看样子贾雨村是真心投靠的,其实撇开他的目的,上面说的没错。只可惜现在没有谁敢讲出来这些话了。王爷不是早就看着官场上的乌烟瘴气不顺眼,想要涤荡这些魑魅魍魉吗。这个贾雨村不管是什么目的,我们正好借来一用。就是不知道贾雨村的饿折子上去,会惹出来多少的议论。那个时候徐元直会是什么表情。他是内阁首辅,朝臣们一向是看他的脸色。”顾直把球提给了靖王,把话题转到了徐元直身上。
这个老头资历深厚,办事能力不错,也不知道是上了年纪,还是心就是歪的,对着整顿官场风起的呼声一向不放在心上,甚至还明着说过,朝廷的俸禄就那么点,官员们十年寒窗苦,为的是什么?若是连着体面都保存不住,还做什么官?读什么书?不如有读书的力气去种田吧。
大家见着徐元直如此表态,自然也就认为有点灰色收入也不是什么大事了。总要顾忌读书人的体面嘛。
贾雨村好容易攀上了徐元直大树,这个折子一上去,就是等于和徐元直分道扬镳了。按着现在内阁的情形看,徐元直一力抬举贾雨村,贾雨村这不是自毁前途吗?
因此靖王拿不准贾雨村到底是卖的什么药,才和顾直商量呢。
“王爷也不用多心,这个事情贾雨村办成了或者办不成,惹恼了徐元直被赶出内阁,都和咱们没关系。我们只要静观其变就是了。”顾直很淡然的表示,随他去。靖王听着顾直的话,点点头。
等着顾直回家,就见着院子廊檐下放着些东西,顾直笑着说:“是谁送东西来了?”一眼看见黛玉手边的茶几上放着一张大红帖子。
“那个东西是凤姐姐叫人送来的,琏二哥哥在任上一切顺利,感谢你帮着推荐的那位师爷。趁着派人来户部核对账目,押解粮食的机会叫人到带了那边的东西来。都是些当地土产,也没什么贵重的,可到底是人家心意,我做主收下了。还有就是薛家大哥要成亲了,送了喜帖过来,请咱们去喝酒呢。不过我说推辞了,只叫人送礼物过去就是了。”黛玉拿着一张大红贴子在顾直眼前晃晃。
“时间还真快,琏二哥是聪明人,就是没经验。有个熟手在边上指点着,他很快就能找到里面的窍门的。我看着有些老酒,你留下来我预备着送人呢。薛家大哥要娶谁呢?”谁家要和薛家结亲?顾直很想看看那个姑娘这么不走运。
按着薛蟠那个性子,顾直不由得想那个姑娘要是性子温和,肯定要被欺负死了。而且现在的薛家的名声实在不好,是谁家和薛家结亲呢?
“也是皇商出身,说是什么姓夏的,称为桂花夏家。对了,宝姐姐好像是搬出去了,那边拿着身份,说有这样的小姑子在家他们家姑娘是不肯过来的。”黛玉说起来刚听到的新闻,忍不住露出个讥讽的笑容。真是自自欺人,就算是把薛宝钗杀了,薛家的门风早就被败坏了。难道薛宝钗住在哪里更改变什么吗?看样子这个夏家不是个好相处的。
“哎呦,这个夏家还真是个厉害的。我刚才还想,若是那家的姑娘是个老实人,肯定受欺负。现在不用担心了。这对姻缘可以成为天作之合了。就按着你的意思办吧。”顾直一笑,拿过来贾琏的信看起来。
一会佳儿和晔华两个孩子听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