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起来。听着打更的声音,已经过了三更天了。顾直对着靖王说:“时候不早了,王爷还是回去休息吧。我想明天大家都明白了王爷的心意了。”
靖王苦笑一下,对着顾直说:“我刚开始听见那些议论,见到那些阿谀奉承的嘴脸还觉得是有人想害我。这会我算是明白了,那里是有人想害我,情势如此,世道人心啊。当初太子如日中天的时候那些朝臣是什么样子。那些太子的嫡系不说了,一个个的好像是开国功臣一样,依仗着太子的势力横行霸道,拿着朝廷的法度当成了一张废纸。一般的群臣,都是些十年寒窗,圣人之言也读了不少了。讲起来礼义廉耻比谁都滔滔不绝。可是他们心里算计的都是什么?平日有事都往后退,有好处一个个争得狗抢食一样。这会还真是得风气之先啊。一转脸就把以前的种种都忘了?我看他们都觉得恶心!”靖王无限感慨的对着顾直感慨起来。
“我这会都开始后悔了,当初我为什么要走上这条路?”靖王忽然盯着顾直,一字一顿的说:“有一天要是我也落得太子的下场,你是不是也会——也会扔下我呢?”
“王爷这是想左了,钻进了牛角尖出不来了。那些人平日蝇营狗苟,只想着如何钻营,何尝把朝廷和百姓放在心上?这样的东西都是没心的,王爷何必把他们放在心上?太子身后凄凉,都是他当初自己造孽,轻信小人,放纵手下,不知道悔改还要——这样的行为,十恶不赦,太子身边那些人也都是些看重利益的小人。太子有今天的结果也是必然的。王爷念着兄弟之情,国家法度已经是尽了兄弟之情和臣子之谊了,何必还做司马牛之谈呢?”顾直看着皇帝大帐的方向,压低声音说:“王爷还是想想明天要怎么应对皇上吧。”
太子没了,可是靖王还是靖王。只有靖王坐上了东宫那个位子,他们才算是取得了第一步胜利。
皇帝可不是只有靖王一个儿子,楚王,陈王和好几位就藩的王爷呢!这个节骨眼上不能有任何闪失!
“你提醒的对,我真是伤春悲秋了。好了时候不早了,我们巡了营地,赶紧回去休息吧!”说着靖王和顾直接着巡营,然后休息不提。
行宫里面,皇后正在和平阳和黛玉说话呢。皇后靠在软枕上,头发也没梳只披散在肩膀上,脸上气色看起来倒是不错。平阳和黛玉都换了素服,也坐在炕上,黛玉拿着簪子剔亮了灯侧耳听着外面的的雨声:“好像是不下雨了,娘娘劳神一天了,也该歇歇了。明天风没了雨停了,是好天气呢。”
“你们两个丫头真是会哄我开心。明天只怕是事情才开始呢。太子没了,只怕这后宫又开始不安静了。要是皇上召了诸王进京吊唁,可是有好戏看呢。”皇后望着屏风上绣着的精致的花鸟出神。黛玉和平阳明白皇后的担心,若是皇上召了别的皇子来京城,到时候继立太子又是一场风波。平阳咬着指头说:“谁有八哥更合适呢?这些年他们一个个在外面养尊处优的,哪里有什么政绩?父皇才不会那样糊涂呢。”
皇后疼爱的看着女儿,笑着说:“你还真是被我惯坏了,天大的富贵放在眼前凭什么不争呢。而且他们都是皇上的儿子,谁还比谁尊贵不成?你八哥年纪小,他们可都是在封地上经营多年的了。你八哥才是个可怜人呢。哪有什么人马势力呢?”
黛玉听着皇后的话,心思却飞得远了。皇后的担心不是没道理,靖王现在最大的弱势就是不是皇后亲生的,和诸王一样都是庶出!要是这些皇子们各显神通的的争夺起来,黛玉不由得一阵担心起来。他们在封地上掌握着成千上万的人口,赋税,像是楚王在封地上经营了多年了。若是真的为了那个位子束甲相争,皇帝也是没办法了。
“娘娘所虑的是,但是也不是没办法。立储君是国家大事也是皇上的家事。皇后娘娘不如名正言顺的收了靖王做养子,那样一来嫡庶有别,别人就算是有什么非分之想也不敢造次了。”黛玉似乎明白了皇后的心思,巧妙给皇后搭了个梯子。皇后眼里闪着温和的光彩,欣赏的看着黛玉:“你这个孩子真是个玲珑人,只是皇上的心思难猜。这个时候太子刚刚没了,自己养了几十年的儿子一下子没了谁都要伤心的。我这会提出来收养靖王的话。皇上会怎么想呢?”
“那就请人上疏探一探皇上的心思。”黛玉想起什么,贾雨村浮现在黛玉脑海里面。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呢。皇后听着黛玉的话,笑着说:“幸亏是你提醒了,来人,把那件斗篷拿来给皇上送去。就说是我惦记着皇上的龙体,请皇宽心。太子妃一切安好,请皇上放心便是。我明天到山上去给皇上请安。”平阳也明白过来,赶着叫人送了东西到山上去给皇帝表示关心。
平阳看着黛玉笑着说:“你也该派人送点东西去,到底是山上不方便。眼看着天气变了。借着机会还能送信上去也省得你整天的牵肠挂肚的。”黛玉嗔怪的看一眼平阳,脸上微微一红不说话了。皇后靠着身后的软枕,神情放松的看着看着女儿和黛玉斗嘴。
皇帝的銮驾总算是离开了铁网山向着京城进发了。依旧是遮天蔽日的依仗,只是和来的时候不一样的是队伍里面没了太子的依仗,太子的灵柩被留在了山下的寺庙里面。因为太子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