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武林一方,来了很多高手。
封侯境占了一半,余者皆是先天大宗师修为。
不得不说,隐侠厉若海的号召力,实在恐怖。
在大宋武林,他是无冕之王。
赵普心里暗恨,自己明明已经拿捏住了宋徽宗,却被这些江湖人士给破坏了,叫他如何甘心。
在他眼里,所谓的武林侠士,就是搅屎棍。
自己要是退缩了,他们更会蹬鼻子上脸。
“哼,各位侠士真是高风亮节。”
“既然拒绝了本相,又何必惺惺作态?如今我军大败,势成定局,你们却出来搅动风云,不知有何居心?”
也难怪赵普质疑,他曾三顾茅庐,诚心相邀,希望隐侠厉若海等人,可以出手相助。
可是这些自命不凡的武林侠士,不仅不肯襄助,还不留情面地把他赶了出去,丢了好大脸面。
他能相信这些草莽中人吗?自然不能……
赵普的话刚落下,洛京勋贵也反应过来了。
凭什么让他们滚蛋?
事到如今,不能任人宰割。
无论如何,也不能失去话语权。
“相爷所言极是!”
“诸位现在愿意襄助,未免迟了?”
“哼,江湖草莽,向来不尊礼教,不可轻信!皇主三思啊,他们搞完事拍拍屁股走人,我等一家老小都在洛京,到时候只会成为明军泄恨工具,死无葬身之地。”
“……”
大撕逼开始,现场乱成一窝粥。
洛京勋贵坚持要投降,江湖豪侠怒其不争,吵得不可开交。
宋徽宗伫在那,浑浊的双眼迷离,茫然又无助。
不管是武林群侠,还是洛京勋贵,好像谁也没把他放在眼里。
苍天啊,这叫什么事?
这是朕的江山,朕的江山……
尔等刁民,逆臣,全都该死。
终极较量,武力决定一切。
大宋群侠一方,封侯境强者众多,彻底压制世家勋贵,经妥协,双方最终达成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决议。
“大明此次来势汹汹,想来是准备一举灭掉大宋,我等应一致对外,莫要再窝里斗了。”
“厉兄所言极是,我等应群策群力,逼大明退兵。”
“我等终究是大宋子民……”
宋徽宗默默地听着,心里感慨万千。
嗐,终于吵完了?
生活如此美好,尔等却如此聒噪。
都说帝王好,谁知帝王苦?
朕看似管着天下人,但何尝不是天下人管着朕?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朕连庙堂都出不去,忧国忧民也只能在奏折里。
苦哉!悲哉!
可是又能如何?
祖宗基业交到朕手里,朕只能硬着头皮干。
干得好是明君,干不好就是昏君。
所有的罪过,皆由朕来承担。
公平吗?
所有人都骂朕是昏君,朕不服。
瞧瞧,尔等达成了一致决议,才通知朕,朕是那个决策人吗?分明不是,朕是被尔等架在火上烤。
罢了,一切都该结束了。
另一边,封潇潇收到烟雨楼方面传来的密函,笑得有些诡异。
大宋朝堂一团乱,本在意料之中。
要知道,大宋‘以文抑武"的风气,比大明更严重。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过犹不及,从来不是好事。
封潇潇看穿了其中本质,自然要好好利用一下。
岳中齐之死,就是其中关键。
这些年,通过烟雨楼大肆宣扬,直接把昏君宋徽宗,奸相赵普,钉在了耻辱柱上,再无翻身可能。
大宋民心尽失,无将可用,也是在意料之中。
可是,他终究小看了天下人。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大宋武林不乏血性侠士,不甘就此成为亡国奴,在大宋陷入绝境的时候,纷纷跳了出来。
其中隐侠厉若海,便是其中佼佼者。
在他的号召下,大宋全侠空前团结,这一股势力,还真不容小觑。
封潇潇想了想,把密函递给了霍不疑。
“霍帅,你也看看。”
霍不疑看了密函,眉头锁得像个‘川"字。
这么多武林高手?玩老子呢?
天下局势骤变,霍不疑感到了力不从心。
以前皇朝战争,哪有这么多不可控因素?先天大宗师都找不出来几个,自己应付起来,自然游刃有余。
现在呢。
先天大宗师多如狗,封侯境强者满地跑。
自己这个所谓的一军主帅,好像渐渐失去了作用。
难怪……炆帝要推行天武令。
霍不疑以前想不明白,现在渐渐豁然开朗。
武道盛行,乃大势所趋。
如果武道修为跟不上,迟早被淘汰。
即使一军主帅,亦然。
假以时日,恐怕在军中立足都难。
“军主想怎么办,本帅听令行事。”霍不疑是大明硕果仅存的武侯,看明白形势后,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