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絮儿一身狼狈,李辞顾不得脏,先脱下衣裳裹在她身上。
方才听人喊了句朱美人落水却不见絮儿,李辞倍感不安,这才寻到水边。
他将絮儿扶坐起来搂在怀里,温声问:“可有哪里不舒服?”
夜里暗,大节下池塘旁的灯笼却少得可怜。絮儿以为是宫中削减用度的缘故,细细回想却是早有预谋。
她听见了李辞问话,奈何被凉水一浸,又挣扎半天才捡回一条命,一时间再没多余力气说话,只轻轻摇头。
李辞知道她的脾性,若没事必定劈头盖脸一通数落,怨他大惊小怪。
“瞧没瞧见谁干的?”他的声音比荷花池里的水还凉。
絮儿又轻摇两下脑袋。
也不知哪里来的力气,他将絮儿打横抱起,甚至往上掂了掂。
他往怀里偏下脑袋,声音陡然温柔下来,“吃我家那么多粮食,还轻成这样。”
兴许是被他气的,絮儿这才有点力气。提起拳头朝他心口一砸,打也打得软绵绵的。
倒与李辞梦中的她有几分相似。
李辞想起那个春梦,不禁脸色转红。好在夜黑,好在他覆着厚厚的面具遮挡。可他的心跳还是出卖了他。
絮儿贴在他心口,好像参加个赛马会,咚咚咚咚的由他的心腔震出来。
震出絮儿的小小感动,可怜李辞一副弱鸡身板,豁出命都要救她。
李辞脚步没停,语气却松快许多,“见你与安嫔娘娘说得火热,哪知一转眼的功夫就不见人影。只当你急着离开我,不惜投胎重来。”
半真半假的怨怼里头,有一份扎扎实实的怨念。
絮儿真就被他说中了,缩着骨头躲在他怀里,半天才冒出一句,“你知道啊。”
“知道什么?”李辞没看她,眼神定定地看路。
絮儿支吾地嘀咕,“知道我想走。”
李辞停下脚步,将她轻轻向上掂了掂,重新抱紧。“你一日翻包袱三四遭,一日数银票三四回,不是打点好细软要走是什么?”
絮儿被自己蠢笑了,同时感念李辞不戳穿她。
她难得把语气放得柔,“真是什么都瞒不住你。原本预备中秋宴结束,趁着街上人多就和集美一起跑的。”
李辞不接这话,带着粗重喘息反去问她,“倘或不是冲喜,你想嫁什么样的男人?”
絮儿一愣,盯着他烧得面目全非的侧脸,像个考古的人员,跟随那些残破遗迹,试图还原他脸上原本的美貌盛景。
可惜只剩断井颓垣了。
“不知道。我从没想过会嫁男人。”絮儿闭上了眼。
李辞胸口一震,笑问:“想嫁女人?”
絮儿提起拳头又往他身上打,却不好打心口,怕他吃痛撒了手,害她跌倒。
“无论男女,我只喜欢可靠的人。”絮儿说,这倒是真心话。
李辞依旧迈步走着,步子很稳,丝毫不见久病之人的虚弱。腰间香囊玉佩叮当碰着,发出清脆的声音,是他步履的韵律。
絮儿听着那些声音,又兼躺在他怀里,被他的体温包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安全。
安全到她可以半真半假倾诉。
她叹息一口,苦笑道:“说来你不信,我记着上辈子的事呢。上辈子长到七岁时,我父亲在外有了相好。那外室怀着身孕,是个男胎,因而瞒着我母亲早早拜见过我祖父祖母。趁我母亲病着,外室领着她家里人上我家与母亲打擂台。我母亲气绝,生死要与父亲和离。”
“后来呢?他们和离你怎么办?”李辞问,眼睛微眯看向前路。似乎想起了什么,大约是他的父母。
絮儿有一瞬发懵,他不应该追问她怎么记得上辈子的事么?显然这件事更可疑呀。
也是,李辞原本就怪。怪人脑袋里的纹路大约与常人不同。
“后来那外室果真诞下男婴,祖父祖母欢欢喜喜的,又是张罗办满月宴,又是亲自伺候月子。父亲自然就与母亲和离了。自那以后我与母亲相依为命。”
李辞调转眼睛看她,“你母亲真是刚强。寻常妇人遇见这样的事大多忍着,也有替男人娶外室回家做姨太太的。她放着正头太太的日子不过,和离出门,那外室登堂入室反做了正妻。你母亲敢于抛撒一切,傲骨难得。”
絮儿很少听他一次说这么多话,知道他是在安慰人。也感慨古人是无法理解现代婚姻制度的,尤其是占着一堆好处的古代男人。
她抬眼看李辞,笑道:“我想上辈子的母亲并不是真的讨厌男人,她讨厌的无非是婚姻里的男人。对我走入婚姻这件事,她不大看好,说男人没几个好东西。但对我绝不走入婚姻这件事,又不允许。唯恐她死后我老来孤苦,无人照料。”
李辞往怀里凝神看她。那双黝黑的眼眸被月色点亮,粼粼熠动光辉。
“依你看,我能否算得上可靠?”他问,语气格外端正。
絮儿全然没想过他会这样说。沉默片刻,却是笑了。
这男人养着外室,堂而皇之地让她安排送礼,日后大有娶进府来做小的意思。
好一个水性杨花的男人,居然敢学人家深情告白,真不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