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五十年兄弟,一朝生别离(1 / 2)

第二天一早醒来,奉书却看到二叔坐在自己床前,已是一副出门的打扮。

“奉儿,你不用起来。二叔要出一趟门,有好多事情要吩咐你,你记着就行。”

奉书点点头,知道这肯定和昨天李恒的到来有关。她猛然想起昨天睡前的一番打算,开口道:“昨天那个李恒的幕僚,穿长衫佩剑的……”

文璧却挥挥手,“你先听我说完。昨天李恒前来拜访的目的之一,是向我传来圣旨,赦了你爹爹,让张弘范派人把他押解到大都。另外,皇上开恩,调我去临江路,也就是以前的江西临江军管事。那里离家乡不远,二叔马上就能带你回家了。”

她不太喜欢“皇上开恩”这几个字,淡淡道:“我昨天听到了。”没说出来的话是:“我看到你跪拜谢恩了。”

文璧似乎没有听出她话里的不满,接着道:“另外,皇上还恩准我前去广州,见你爹爹一面,跟他说说话。二叔今天晚些时候就跟李恒动身,我不在时,你要乖乖的。”

奉书一下子掀起被子,跳下床来,也不顾自己只穿着贴身小衣。两个丫环急急忙忙地跑过来给她披衣服。

“你要去见爹爹!我,我能不能跟去?我也要见他!你带我去!”

文璧等她穿好衣服,才摸摸她的头,轻声道:“不,我想过了,你不能去。”

“为什么?”

文璧苦笑了一下,“你以为我们会像在家一样,兄弟两个叙礼、吃饭、谈心、再抵足而眠吗?你爹爹现在是囚犯之身,虽然让张弘范好吃好喝地伺候着,身边却是被人重重看守,只有持张弘范的手令,才能跟他说上一句话。我怎么带你过去?就算带过去了,他们也不会让你进去。”

她哀求道:“我就站在外面,不进去……我就看他一眼,行不行?”

“以什么身份?我女儿吗?别人要是看到我把自己的孩子带去办公事,会怎么想?我又怎么解释?”

“我……”奉书忽然心中一动,冷冷道:“你去见你兄长,原来是公事公办。哼,是去劝他投降罢?”

文璧微微一怔,随即叹道:“没错,皇上和张弘范的意思,是让我去劝他。宋室天命已绝,他对赵家已经仁至义尽,此时侍奉新朝,也算不上不忠……”

她冷笑了一下,扭身便走,“所以谁都不能带去,免得你不好意思开口,是不是?”

“你这孩子!回来!”文璧一把按着她坐回床上,附在她耳边,极低极低地说:“你以为我真会那么说吗?我大哥的性子,我还不清楚?我要是真的有劝降之意,连我自己都没脸去见他!只是,不这么答应着,他们怎么会准我去广州?”

奉书心中一紧,这才放缓了语气:“你不怕我爹爹怪你?”

文璧低声道:“你是说我开城投降的事?”

她不说话,心中默认了。

文璧沉默良久,没有回答她,却慢慢说起了别的故事:“理宗宝祐四年时,我和大哥一同去参加殿试,他二十一岁,我二十岁。你祖父陪着我俩进京,住在客栈里。江南的夏天又湿又热,你祖父很快就病了,病得很重。我知道大哥的文采见识都胜过我,就让他专心备考,照料老父的担子,我来承担。后来,他被皇上钦点殿试第一,唱名赐第,而我落榜了。”

奉书心中一痛。很小的时候,她似乎听父亲说起过这件事。父亲一直对此耿耿于怀,自责当时未能尽长子的孝义。

“你祖父得知你爹爹状元及第的喜讯,病势也只是暂时好转了几天,最后依然不治,客死在临安。我俩一同扶柩归乡,为父守丧。你爹爹哭着对我说,君子以仁,不外乎忠孝二字。如今他上蒙皇恩,决意尽忠报国,却让我这个二弟多担了孝义的责任,他心中十分有愧。

“那时候我们就知道,时局动荡,今后多半是忠孝难两全,如今竟真是应验了。你爹爹既然决意尽忠,那我就替他尽孝,否则,若是文家宗祀至我俩而绝,就算我们都死了,又有什么脸面见列祖列宗于地下?还有,你祖母尚且生死未卜,我也要尽力寻访,这些事情,我都要替你爹爹做……”

奉书想不出反驳他的理由。她也读过不少圣贤之书,知道“孝”字的分量。

文璧笑了笑,又道:“我跟你爹爹早就心照不宣啦。我这次去见他,虽说是厚着脸皮,却也算不上问心有愧。我跟他说些什么,也都不重要。就算张弘范给我打好了草稿,让我对着他一字字背,也没关系。这么多年的兄弟,互相的心意都明白。”

他说着说着,眼圈便红了,眼角贮满了泪。奉书忽然明白了。尽忠的那一个早就决意守节尽义,文璧此行若是不能达成皇帝交予他的目的,这一次的见面,其实便是永诀。

她拉住二叔的手,问:“那你去向爹爹带话,说我……我很想他,行不行?我能不能给他带封信?”

她看到二叔露出为难的脸色,最后几个字便说得哽咽了。

“你爹爹不知道你还活着。倘若我露出一丁点这样的意思,立刻就会让人听去,你知不知道,那会是什么后果?”

她一时想不出来:“他们会把我抓来杀了?”

文璧摇摇头,声音更低:“想不想知道你娘和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