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番外五
京城的三月,是十分美丽的时节,柳枝发出了新芽,一片生意盎然,而对于桃花和玉兰花这类的品种,则是先开花,再长叶子。雪白的玉兰花开在红墙边上,公安家属楼边上的瓦房,开着七八棵桃花树,姜敏从阳台上看过去,能看见一片片绯红构成的图景,背后湛蓝的天空,燕子斜飞而过,好几处房梁底下挂着崭新的燕子窝。气温仍然和寒冬腊月差不多,须得裹上厚厚的棉衣,桃花的美丽只有五六天,一场春雨过后,满地零落,树上也只剩下了憔悴的残花。姜敏穿着厚厚的棉袄,趴在阳台上看底下的风景,她的肚子高高地隆起,单看外面,还被棉袄挡住,可若是揭开棉袄,她就像是揣着一个大西瓜的猪八戒唉……她叹了一口气,心想这两臭娃子啥时候才出来。兴许是嫌弃天太冷了,懒得出来,还在窝在妈妈肚子里猫冬。回到屋子里,保姆用电炉煮着热汤,炭盆里烧着炭火,吹出点点红色的火星子。
姜敏的胃口不是很好,傍晚随便吃了些,张骁今天有事,说要忙到半夜才回来,姜敏不打算多吃,晚上一起吃个宵夜。八三年的时候,已经有不少电视节目,夜里七点的新闻过后,则是天气预报和卫生健康栏目,再接下去是电视剧。
这是引进国外的电视剧,并不长,到了九点半电视剧播完两集结束了,后面又是晚间新闻。
姜敏把电视关了,打开了收音机,这年的电视节目反倒是不如电台节目来得精彩,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各类电台播音节目席卷了所有人的生活,五花八门的,要多创新有多创新,要多大胆有多大胆。除了看电视录像带外,姜敏最喜欢听电台节目,尤其是深夜栏目,十点的时候有一个《围炉夜话》的节目,姜敏很喜欢,每天都要听。内容和她所以为的标题含义不一样,最初听这个节目的时候,她以为讲的是一些琐碎故事,围炉夜话,像是朋友之间的聚会闲聊。而实际上这个节目的内容却是主持人朗诵信件,天南地北的信件,这社会上形形色色人写的信。
这年通讯仍旧不发达,家里有电话的人极少,村里想要打个电话,都得去公社或者县城,普通人只能依靠邮局信件来保持跟亲友的联络。一封信寄出去,几乎要几个月后才能收到回信。在很多情况下,一封信寄出去,好似石沉大海,信件很难寄送到收信人的手中,也许中间出了什么差错,搬家了,地址写错了,信丢了……于是就有人把信寄去电台,希望在广播电台上朗读,使得失散的朋友听见自己的来信内容,也正因为如此,广播电台开拓了这样的一个栏目,专门朗读名类"难以寄达"的信件。
每一封信的背后,都代表着一个真实的故事,有的趣味搞笑,有的感人肺腑,有家人对南下打工青年的思念,也有分隔两地爱人之间的想念,还有对家人说不出口的一些话……全都呈现在听众的耳朵里。姜敏的泪点低,很多真实的故事总是听得她热泪盈眶,尤其是之前听到的一封写给已经去往天堂爱人的思念信,让她哭得稀里哗啦。张骁那天回家晚,一回来见她独自抹着眼泪,几乎哭成个泪人,还以为她受了多大的委屈,又是自责自己工作忙加班不能回来陪她,害她大着肚子深夜等他回家,又是懊悔自己读了个屁的公安大,还不如读军校……等等,还不如读师范。
他不当狗屁的警官军官,若只是个张老师,就能天天回家陪媳妇儿了。姜敏哭得停不下来,那边张骁后悔难受地都快要跪搓衣板了,下一秒,还在掉眼泪的老婆扑进他怀里,抽气着给了他一个咸咸的深吻。在那一刻,张骁难受到心都要碎了,他媳妇儿多爱他啊!“敏敏……对不起。”
“太感人了………姜敏抱住自家老公的脖颈,一双眼睛哭成了红通通的兔子眼,也许是妈妈情绪翻动,肚子里的宝宝们也震颤个不停,无声地用小动作安慰妈妈。
“我知道你受委屈了一一什么?"张骁的话还没说完,先感觉到一阵不对劲,太感人了是怎么回事?
“你不是一个人孤寂难受等我回家吗?”
姜敏抹着眼泪,不明所以:“我等你回家吃宵夜,隔壁老王说你结束写完材料估计要到十点才回来。”
张骁:…”
“你回来了真好。"姜敏依偎在他胸膛里,蹭了蹭他:“我刚听了个电台节目,好感人的,是他给去世爱人写的信。”“她住在天堂里,他永远收不到她的回信了。”张骁嘴角抽抽,他现在的心情格外复杂,他的手掌放在姜敏隆起的小腹上,满是磁性的声音低沉道:“我在局里加班,你就在家听这玩意儿?”“我新发现的这个节目,它真的很精彩,以后你在家陪我听,我每天晚上都想听。”
张骁:…”
事后张骁也的确陪着大肚子的老婆每天晚上听“围炉夜话"的节目,姜敏泪点确实低,写给失散多年女儿的信,她要哭;学生写给曾经老师的信,她要哭;女儿写给去世爸爸的信,这下不得了了,她更要哭得稀里哗啦。张骁在旁边面无表情,脸上只写满了四个字一一“心硬如铁”。姜敏哭出声,他一手撑着下巴,另一手扯出手帕替她擦眼泪。姜敏哭得泣不成声,张骁喝了一口花茶,将她揽到怀里,轻轻拍她的背。等姜敏哭完了,他一脸担忧盯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