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较少,因为许多立功的人功劳根本算不到他们身上去,没有关系谁会替你举荐呢。
所以一般举荐当官的都是靠有人欣赏或是有关系才能真的当上官。
例如你不擅长科考,但是在治水方面很有能力,便可以举荐你去做治水方面的官员。
擅长什么就派去什么岗位,有点像因材施教那个意思。
但是并非每一个被举荐的都能当上官,被举荐后会有一段时间的考察期,地方都察院会派人考察你的一言一行。
考察期通过以后便是考试,这种考试和科举不一样,是由三司的分别派出一位大人来对你进行考问,看你有哪方面的才华,便派你去做什么事。
就像现代的boss直聘,精确到某一方面的特长进行面试。
还有一些是大众不为人知,或者说知道也没办法去试的途径可以当上官。
例如捐官,说白了就是用钱买官,但是一般买不到太大的官,就是一些地方上小官而已。
再然后就是走后门,即便有明令禁止,但有权有势的人想要走后门依旧有的是办法。
他们会买通举荐制的考官,让自已看好的后辈直接上位。
有些位高权重的,甚至不需要这么麻烦,
徐则安若是参加科举,那也要熬很多年才能出头,因为科举考试真的没有那么简单,并非随随便便就能考上。
别说进京会试了,能通过地方考试考上举人的在当时都算是厉害了。
二十岁之前能考上举人的都得算神童。
这些人哪个不是日夜苦读才能熬出头,有些考了几次都是落榜,考到五六十岁的都有。
即便真的科举考到了功名,那也要一步一步慢慢走,不是前三名,基本就得熬,还不知道能不能熬出头。
这哪有走捷径快呢?
徐则安来做赘婿无非就是不愿意苦熬。
三司的三位大人都是自已的岳父,这是他的通天梯,他就是要靠着这梯子一步一步爬上去。
谢震是相信徐则安有才华才愿意举荐,否则他是不会破这个例的。
其实若是徐则安愿意去从军,这条路一步登天其实是最快的,但若是失败了,付出的代价也很惨重,就是死。
谢震就是从战场上厮杀出来的,他也最清楚战争的残酷,他可不想自家女儿年纪轻轻地就守寡,因此根本就没动这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