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州颍川郡,朱隽和皇甫嵩自出洛阳开始,就兵分两路,各自率领着五千北军和一万六千三河骑兵在颍川剿灭黄巾军。
朱隽看着四周荒芜的田地,叹了口气,问身边的副将道:“前方是何地界?”
“禀将军,前方60里即到长社县城了。”
“嗯~,斥候可有探明消息?”
“长社县还未被黄巾攻陷,其他暂时还没有消息传来。”
“哦?斥候派出去多久了?”朱隽一听斥候没有消息传来,心中微微一紧,问道。
“呃差不多快三个时辰了。”副将见朱隽动问,赶紧答道,只是说到后来自己也意识到问题。所有派出去的斥候都是两个时辰回来汇报一趟,现在都有快三个时辰还没有收到汇报,必定是出事了。想到这,头上的冷汗一下就冒出来了。
“该死,就不该让你们这些只会纸上谈兵的家伙到军中来,赶快下令,所有人列阵做好防御准备!快!”朱隽一听副将的回答,就知道要糟糕,气急败坏的开始下令做好防御准备。
“杀啊!打死这些狗官!推翻汉庭!”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还不等朱隽的命令传出去,两旁的山林中,以及部队后方,无数的黄巾军大喊着涌了出来,向着朱隽所部掩杀过来。
朱隽见状,哪敢耽误,亲自骑马奔驰在阵列间,大喊:“步军列阵防御!骑军给我跑起来!冲击敌阵!”还好,汉军士兵都是大汉精锐,朱隽这一番亲临指挥,倒是让汉军迅速作出反应。步军迅速的围成了一个圆阵,骑兵更是已经起速向着黄巾军阵冲去,朱隽这才微微松了一口气。
但看着左、右和后方围上来的黑压压看不到头的黄巾兵,心中又是一凛:这数量不对啊,这附近何时聚集起这么多黄巾军了?脑海中则是在不停的思考,如何摆脱眼前的困局。再这样拼下去,对自己极度不利。
恰好这时副将来到朱隽面前,正要向朱隽请“失察之罪”,朱隽眼睛一亮,率先开口问道:“你刚刚说长社还未被攻破的消息,是什么时候传来的?”
副将闻言一呆,不过还是马上回复过来,回道:“半个时辰之前!”
“哦?那马上下令,步军、骑军交替掩护,向着长社方向撤退!”朱隽一听,当机立断下达军令。传令兵闻声立即领命而去。
朱隽亲冒矢石,在后方军阵指挥着战斗。黄巾军不断的冲上来,汉军步军士兵就从盾牌缝隙中伸出长矛一阵乱捅。但是撤退的速度实在太慢,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估计所有人都将被拖死在这里。可是如果留人断后,麾下又没有勇武之将,恐怕会适得其反,导致断后大军崩溃。
朱隽绞尽脑汁,也没有好办法,唯一能行的就是自己率领一部分步军断后,让副将带领其他人尽快撤退到长社县城。想到这里,朱隽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文台,兄长恐无法再与你相见矣。”然后,朱隽就对身边的副将开始下令:“三河骑兵抽调三千人,跟我留下断后,其余人全部由你率领撤到长社,然后跟皇甫义真求援,听清楚了吗?”
“不可,将军!你怎么能够留下断后?这两万大军还需要将军统领,还是由我来吧!”副将一听朱隽的命令,当时就急了。
“你行吗?别到时候白白折损兵马!”朱隽听见副将如此说,直接喝问道。接着又缓了缓语气道:“这是最好的办法,如果我没有撤到长社,这两万部队你必须给我完完整整的交到皇甫义真手里,给大汉保留元气,懂了吗?”
副将刚开始被朱隽两句话说的面红耳赤,正要立军令状,不想朱隽接下来的话却让自己一下子红了眼眶,正要遵照朱隽命令拜别时,前方一支打着汉字旗约莫千人的军队,却向着步军方阵而来。
远远的当先一员将领,面貌威严,颌下短须,头戴玄铁盔,身披鱼鳞甲,胯下一匹枣红马,右手提着一柄大刀,左手持缰绳,飞奔而来大喊道:“江东孙文台奉左中郎将朱隽大人之命前来汇军,敢问朱隽大人可在阵中?”
朱隽一听是孙坚来此,心中一喜,出声答道:“文台,某在此间,现在不是说话之处,让你麾下部队先随大军一同撤往长社,你留下助我断后!”
孙坚循着声音望去,只见阵中一不满七尺的黑瘦中年汉子,正向着自己而来,仔细一看,正是朱隽。孙坚立即翻身下马,几步跑到朱隽跟前一礼道:“江东孙文台前来汇军,现向将军缴令!”
朱隽则是上前扶住孙坚,欣喜道:“文台来的正是时候啊,哈哈哈!”然后就把撤往长社和断后的打算告诉了孙坚。孙坚一听,立即道:“将军何需如此,给我两千骑兵,我来断后,将军你带着麾下部队撤往长社,我随后就到。”
“这我知文台勇武,可现下黄巾军无边无沿,还是不要冒险为好。”
“将军不必担心,你我贵为同乡,往日多受兄长照顾,今我敢不报答?况且这黄巾军不过乌合之众,只消冲入阵中,砍倒大纛,余众必定不战而溃!现下时间紧迫,兄尽管派兵于我,然后带着大军撤退便是!”
朱隽被孙坚一番话说的心中动摇,最后在孙坚反复劝说下,给了孙坚三千骑兵,自己则是下令准备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