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3 / 4)

三国之银狐 玩蛇怪 3138 字 4个月前

大大小小的船只,并不清楚他们的作用。

而曲敢是江夏水军的中下级军官,自然对这些东西了如指掌,一一介绍。

这些船只有大有小,功能不一样,而且也因为江面复杂的环境而会有不同的船只执行某些特殊的任务。

比如“斥候”船“游艇”船,就属于侦查船只,只比普通乌篷船大一点。还有艨艟、斗舰就属于中型战船,一般载数百上千人近距离与敌人交战用。又有冒突、走舸这类,属于突袭船只,相当于水上的战马。

曲敢向沈晨介绍,沈晨远远眺望,就看到这支江东水师的船队有楼船一艘,停在最远方的湖面上漂浮。

在楼船的左右有四艘大舡,然后靠近岸边的地方有二十多艘艨艟、斗舰,再外围一些又有上百艘冒突、走舸,更远的地方则游弋着二百多艘斥候、游艇,构建了整个舰队。

而且不止是这些船,在楼船、大舡、艨艟以及斗舰的船舷还吊着大量的露挠、冒突、走舸等小船,随时可以放下来过去接应岸上的士兵。

这样的话一旦江东水师从陆地上撤退的时候,他们就立即能够靠岸掩护。

显然江东水师也绝不是什么善茬。

“曲司马。”

听曲敢向他介绍这些船只的功能和作用之后,沈晨就发现自己的想法还是太简单了。

如果贸然就这么冲过去,外围的斥候、游艇很快就会发现然后警示。

到时候突袭必然失败。

所以他沉吟片刻,就问曲敢道:“你觉得留守的人有多少?”

“不下三千人吧。”

曲敢说道:“这里的船只能载的士兵数量至少在三万以上,而要想维持这些船只基本航行,最少得三千人。”

楼船和大舡都是巨型船舰,满载三千人左右。而艨艟斗舰是中型船,可载二三百人。普通的冒突、走舸、露挠则属于突袭船,一般在二三十人,斥候游艇则属于侦查小船,一般在十人以下。

不过那是战斗状态,只满足基本航行的话,楼船一二百来人,艨艟斗舰二三十人,冒突、走舸、露挠四五人,斥候游艇更是跟乌篷船差不多,一两个人就能驾驶。

所以按照最低需要来算的话,这里楼船大舡五艘,就是一千人左右,艨艟斗舰二十多艘,就是六七百人,突击船一百多艘,约五六百人,然后就是二三百艘侦查船,算每船两人都只有五六百人。

因此满打满算的话,三千人差不多。

只是沈晨有些奇怪,之前得斥候回禀,去的江东军至少四万,他们接应的船却只能载三万多人,那还有一万人呢?

不过现在也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他问道:“有办法突袭吗?”

曲敢摇摇头:“岸边倒是停靠了上百艘,但我们直接杀过来,他们随时可以走。不过如果下水潜行过去,应该能突袭这些船只,就是......”

“就是什么?”

“就是不敢保证能够突袭成功,毕竟我们最厉害的水鬼也就只能潜行半刻钟,最近暴雨,江水又浑浊,很难统一行动。”

“这样啊。”

沈晨思索起来。

岸上突袭肯定是不行的,人家不是傻子,直接冲过去,即便哪怕大家都穿蓑衣,冒充江东水师,可人家肯定会过来盘问。

到时候一露馅,顶多是杀几个过来盘问的士兵,人家船上的人直接开船就走了,没有任何意义。

而下水潜过去的话,虽然江夏水师也专门训练了这样的水鬼,问题是江水浑浊,很难统一进行指挥,到时候有的人潜到了船下准备爬到船上去突袭,有的人还没到地方,也会惊扰敌军。

所以突袭某处陆地上的营寨简单,突袭江边上的船只,却是非常困难。

“潜水过去,能凿穿那几艘大船吗?”

沈晨忽然问。

他想起了穿越前看电视剧《水浒传》中的一幕,“张顺凿船败高俅”。

大源湖此时连接着彭蠡泽,它的形状很特别,像一个葫芦一样,里面是一个天然的内陆湖,外面有狭小的通道连着长江,右岸在后世叫下新山,左岸叫赤铁岭,都是小型丘陵地区。

楼船和大舡都有二十多米长,如果能够凿穿这三艘大船的话,基本上就把河道给堵住,这就属于瓮中捉鳖,即便对面发现了情况不对,他们也能一拥而上从水里进攻。

然而曲敢睁大了眼睛道:“将军,那船下层有两层,每层厚数尺,先不说能不能凿穿底舱,即便是能凿穿,下面还有一层,船只也不会沉没,甚至还能航行。”

“额......”

沈晨略微有些尴尬。

电视剧害死人啊。

他对水战船只真没什么了解。

事实上汉代就有“水密舱壁”技术。

当时船只分两层,即便船底漏水,由于木质船只密度小于水,就算舱底注满水,只要把底层船舱封闭住,船只还是能浮在水面上。

到了东晋之后,孙恩的妹夫卢循在原有的“水密舱壁”技术上,发明了更好的“水密舱壁”技术,叫做八槽舰。

原来的船只是两个船舱,卢循增加到了八个,这样在舱底凿再多的洞,也不会影响到船只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