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武力值可能稍微差一点以外,几乎无一不通,甚至发明创造、文学水平、思想水平都是极佳。
但他就一个人,分身乏术。
虽然现在多了个沈晨,但沈晨则像加强版的程昱,文武双全,内政能力远不如诸葛亮那样能处理得井井有条,只能提供建议,去做实事的话,做得不一定好。
因此刘备的人才储备可以说依旧不足。
如今平定荆州之后,刘备就需要做以下几件事情。
一是稳定内部,管理民生、安抚世家、整顿军务、恢复经济、选拔人才。
二是要屯兵于三峡地区,准备进攻西川。
而刘备本人则要积极准备第二件事情,所以荆州的事务就只能交由沈晨和诸葛亮来打理。
这其中他把整个荆州都托付给沈晨,就意味着以沈晨为主的意思。
这不仅是一份责任,同时也是一份无条件信任。
因为在沈晨总揽大权的情况下,要是选择自立背刺的话,那刘备几无立足之处。
由此可见刘备是将身家性命托付在了沈晨手里。
小会议结束之后,诸葛亮徐庶沈晨三个人走出府邸,已是到了下午时分,南方回春较早,阳光普照,天气舒适。
徐徐清风迎面吹拂而来,将沈晨鬓角的长发吹得轻轻飘动,遮在了他的脸上。
沈晨将长发撩到耳后,眯起眼睛抬头看天。
诸葛亮笑着说道:“现在长公子病重,让主公临抚州事,主公要准备进攻西川的事宜,将州事托付给晓卿,这是把未来都交付在晓卿身上了呀。”
沈晨点点头,略微有些严肃地说道:“是啊,只觉得身上的担子极为沉重,若是没有做好的话,岂不是辜负了左将军。”
徐庶说道:“这第一步你打算如何?”
沈晨说道:“我来整顿军务,关于土地沤肥、开垦新的田地以及裁减后的退伍士兵和安置流民的工作,可能就要交给兄长来做了。”
三个人并肩走着,大街上人来人往,周围亲卫保护着他们前行,但每个人都看到了左腰悬刀,穿着一身蓝色锦缎长袍的沈晨,商人为他让路,百姓脱帽致敬,士子向他拱手,人人都尊敬着他。
不仅仅因为沈晨打仗厉害,还因为他教化子弟,学说已经传播出去,包括隆中乡、新野县,《沈氏经集》印刷成册,即便不是他的弟子,也会购买来观看。
所以沈晨如今不止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将领,或者善于谋划的谋士,同时也是一位精通七经,甚至还构建新学说的荆州大儒。
这层大儒身份,亦是他广受尊敬的原因之一。
沈晨向每个对他行礼的人都微微点头回礼,边走边说道:“话又说回来,兄长要去江东,你们觉得江东忽然假借周瑜祭奠之名,邀请我们去商谈,会是想做什么?”
徐庶思索道:“如今江东历经洪口大败之后,已经无力再谋夺荆州,我若是孙权,就会想办法休养生息,弥补亏损。当初主公答应将交州给他,交州虽偏远,却盛产香料、木料、珍宝,若能连通交扬,也许能恢复一些元气,因而怕是想借道荆南出兵吧。”
诸葛亮微笑道:“我观孙权其志不小,这次联合曹操怕是想瓜分荆州,只是被晓卿击破了而已。元直说得没错,现在江东元气大伤,确实需要弥补。因而才借口当初盟约,借道荆南攻伐交州,若他在交州布兵,恐有窥视荆南之意。”
“嗯。”
沈晨点点头道:“孙权狼子野心,不会善罢甘休。也许就是想窥视荆南,交州、扬州虽然相连,可中途山岭太多,又瘴气丛生,即便是被孙权得了,也很难壮大多少。唯有荆南相对富庶,如长沙郡、零陵郡人口都已破百万,又与豫章南昌相连,出兵也快,这怕就是他的想法。”
徐庶就对诸葛亮说道:“孔明,既然如此的话,那你出使江东的时候,想办法回绝就是了。”
诸葛亮笑了笑道:“此事,再看吧。我以为,不一定要回绝。”
沈晨笑道:“兄长果然也想到了。”
诸葛亮说道:“想到什么了?”
“给他借道啊。”
“为什么要给他借道呢?”
“兄长是在考我?”
“只是看看你想的和我想的是不是一样。”
“兄长想的是什么?”
“分而击之。”
“哈哈哈哈哈哈。”
沈晨大笑了起来,说道:“兄长果然和我想的一样。”
徐庶在一旁一头雾水,问道:“发生甚么事了?”
“不需要回绝,给他借道就是了。”
沈晨解释道:“江东军进攻交州,交州偏远,长途跋涉,他不是自己分兵减弱扬州实力吗?扬州兵马不多,就再也无法对荆州造成威胁,待左将军平定西川之后,再回头消灭自己给自己分兵的孙权岂不是容易许多?”
这就是战略上的意图。
在这一点上孙权似乎有点犯蠢,强要交州。
交州就是块鸡肋。
和帝时期,交州有五十万户二百多万人口,而且盛产香料、木料、珍宝等等。
从秦汉时期,汉代的番禺,后世的广州,就已经是通商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