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他们白占了便宜。
多好的事。
但是他们没料到两件事,一件是甘宁的天赋那麽恶心,另一件是甘宁会想出那麽多骚操作。
一开始甘宁在长江剿匪的时候,他们还颇为开心,毕竟长江匪患也是他们的困扰。
这些水匪滑不留手,大军出击便躲得无影无踪,大军回撤便再度出现,就和北方的胡虏一样,来去如风,十分难缠。
甘宁竟然有本事轻易的解决匪患,他们自然乐于见得。
可是当长江沿线的匪患被甘宁清理大半的时候,他们察觉到了不对。
似乎匪患被扫平后确实消沉了一段时间,但又迅速的壮大了,而且还在以恐怖的速度壮大,比之以前还要严重不少。
当他们查明这背后的原因后,一切都太迟了,这些匪患已经完全扑灭不了了。
甘宁的骚操作,让这些被发展了的水匪迅速壮大,自己也开始主动发展起了下线,就和搞传销一样,滚雪球似的不断壮大。
闹得整个长江流域丶乃至整个南方的水匪似乎都姓「甘」了。
等刘表想要下手的时候,已经晚了。
甘宁早已撤往了丹阳一带,以帮着刘繇对付袁术为藉口,驻扎在那里。
刘繇此时尚未整合扬州的力量,还面临着袁术的威胁,自然不敢和甘宁翻脸,因此这里十分安全。
甘宁跑了,但整个南方的水匪却依然完全听从甘宁的号令。原因很简单,甘宁那里有钱粮。
南方水系发达,依靠长江水利,即使是最远的益州,乘坐快船押送人口,一来一回最多也不过一个月时间。
而且还没有多少风险,因为大家都是自己人,都是经过审核后品德经过验证的「经销商」。
遇到官兵剿匪时,还能相互打个照应,关系不要太好。
反正南方的人口多,彼此暂时没有什麽利益冲突,又有甘宁在头上镇着,他们也慢慢习惯了这种滋润的生活。
不少人甚至真的生起了做大做强,最后等待官府收编或者去辽东养老的想法。
跟着甘老大混,准没错!
整个南方,只有有些远见又身为刺史的刘表急的跳脚,地方官员和世家豪强明面上着急剿匪,暗中却是也稳若老狗。
剿匪难度大不说,还是赔本的买卖。
相反,啥都不干,白捡良田的事,他们有啥不乐意的,反正南方多的是人,而且流民太多反而是祸患。
人没了,地不就都是他们的了吗?更何况,让这些泥腿子生孩子还不简单,而且有地还能没人种?
人多的时候,精耕细作是种,人少的时候,粗耕照样能种,无非就是亩产少了些呗,去掉消耗,整体产量可能反而还多些。
精耕细作的时候,平均一个人可以照顾二十亩田地,要是粗耕,上百亩都能做到,商周时期不就人均百亩田嘛。
稍微算了算帐,基本所有的世家便熄了解决水匪问题的想法。
至于资敌的问题,这些世家从未考虑过,他们也不是铁板一块。否则的话,南方估计都早能统一了。
墙倒众人推,大家都躺平了,就你去卖命,又改变不了局面,只会伤到自己,何必呢。
不仅如此,因为甘宁的这一骚操作,一些世家甚至主动找上了甘宁,参与人口贩卖之事。
便宜谁不是便宜。
这些人口留着也是被那些水匪抢走卖给甘宁的结果,不如自己主动上门卖给甘宁,还能多赚一部分钱粮。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当所有世家都意识到这个情况之后,事情的发展就很明朗了。
甘宁基本上啥都不用干,水匪和世家两股势力都在争着给他送人。
田泽交代的任务,顺理成章的步上了正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