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等王朝在关中建都时期,它是连接长安与洛阳的轴心干道,在全国驿路中居首要地位。
黄河、渭水的风景可不怎么样,丫鬟们的注意力始终都在吃上,沿途经过临潼、渭南、华阴的时候,无不饕餮一番。一路上磨磨蹭蹭,到潼关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多。
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是首都长安的门户,南依高山,北濒黄河,形势极为险要。
潼关最初的建造者是曹操,他曾带领大军西征,在这里和马超激战。这里地势险要,道路狭窄,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被誉为“天下第一关”。
唐太宗李世民就曾以“襟带壮两京”赞叹潼关的雄浑壮魄,杜甫也曾写下“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的诗句。
潼关其实并不仅仅是一个关隘,而是建造在关隘上的一座小城池,只不过城池的居民都是军人而已。
雄伟的关楼,外面是防御壕沟,里面是军屯驻地,代子营、寺角营等军营有条不紊地散布在关楼后面。军营的后面还有驿站,也就是著名的关西驿,专门负责军官的接待。
高适此时的官职是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中的掌书记,官不大却带着节度使的脸面,关西驿安排了两间上房,又是酒食又是喂马的,很给面子。
一路吃过来,肚子是饱的,驿站的吃食比翰林院还难吃,胡乱吃了几口算是给了驿站面子,张哲翰就带着三人出了门。
军营和驿站之间是有栅栏隔开的,张哲翰把高适的令牌一亮就顺利进了军营。
这个军营和一般的军营不太一样,因为是常备的防御屯扎,所以士兵住的都不是营帐而是营房,高仙芝的指挥所也不是中军大帐而是一幢两层楼高的将军府,只不过这个将军府比长安的将军府要简陋很多。
高仙芝虽然身材高大,但相貌和气质都不像个武将,倒更像个儒生。
他并不是汉人,而是高句丽贵族,小时候就随父亲到了安西,一直生活在行伍之中,练就了一身骑射功夫,在战斗中展现了一个高句丽人“习战斗”的一面,年仅二十余岁,就和父亲“同班”而列。此后屡立战功,脱颖而出,被封为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
接过张哲翰呈上的八卦炉,高仙芝屏退左右,台词开始:“李泌大人可好?”
张哲翰伸手就把八卦炉薅了回来,这神佚物可不能让他拿走了,嘴上跟着对台词:“李翰林正在终南山宗圣观隐居,按太子的指示负责联络各路将军,防备安禄山叛乱。”
高仙芝并没有在意张哲翰抢走八卦炉,继续说道:“潼关虽险,无奈杨国忠派了爪牙监军,我也是束手束脚。”
张哲翰一看有剧情,赶紧接上话茬:“监军是谁?”
“宦官边令诚,不仅经常干扰军事,还一再向本将军索贿,是个无耻之徒。”高仙芝的话无奈中透着鄙夷。
【边令诚,唐代宦官。天宝六载(747年),监高仙芝军,自安西出兵攻小勃律。至连云堡不敢深入,及仙芝破小勃律,乃上奏其功。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又监高仙芝军东征叛军,常干扰军事。封常清兵败,与仙芝共退守潼关,向高仙芝一再索贿而不成,进谗言于唐玄宗:“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陕地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赐。”诬奏高、封二人无故弃地,贪污军粮。旋奉命于潼关监斩二人。后陷于叛军,逃归,被肃宗所杀。】
“如此奸佞,既然是杨国忠的爪牙,为何不除之?”张哲翰也摸不准剧情是什么,只好信口开河,幸好有非非的资料垫底,胡扯也好歹扯在点上。
“边令诚是杨国忠的爪牙,杨国忠现在还是当朝宰相,权倾朝野,要杀也不能公开杀。”高仙芝并没有说不能杀或不敢杀,而是聊的“怎么杀”。
怎么杀一个宦官,问题就变得简单了,张哲翰借坡下驴,说道:“既如此,咱们就不公开杀,末将责无旁贷,今晚就为将军除去此贼!将军暗地里配合即可。”
“甚好!甚好!高掌记可放手去做,本将军必将全力配合,即刻撤去监军府所有护卫,明令不得救援。”高仙芝脸上泛着红光,给出了自己的承诺。
历史上,在潼关坚守的大将封常清和高仙芝就是被边令诚谗言害死的,以张哲翰的好恶,这种乱臣贼子必杀。至于高仙芝帮不帮忙其实并不重要,撤去了护卫的士兵反倒是减少了基因值,npc示好也是没办法的事。
监军府离高仙芝的将军府大约一公里,按以往副本的规律,这个太监边令诚极有可能是个海晏境,四个山弥境打一个海晏境,胜算还是有的,关键是看怎么配合。
制定好了作战计划,算着高仙芝把卫兵也已经撤得差不多了,四人先到军营各处,把能找到的易燃物如油料、木柴、火绒通通收进储物舱,最终来到监军府门前汇合。
监军府只是个平房,大约200平米,木质结构,里面亮着灯。
卫兵已全部撤走,房屋显得孤寂而悲凉,等级威压并不是很强。
四人先将易燃物沿墙堆放,然后分四个方向蓄势而立,张哲翰在正门,王力弘在后门,左右是丫鬟。
王力弘憋了半天,双手缓缓向前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