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 / 2)

在会上,他神情凝重而坚定,面对着众多闪光灯和摄像机,他宣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经过连日来的缜密侦查,警方已经掌握了关于这一系列连环杀人案的关键证据,目前正全力部署收网行动,誓将凶手绳之以法。”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媒体们纷纷报道这一消息,社区内的居民也议论纷纷,有的感到振奋,认为警方终于有了突破。

有的则半信半疑,担心这只是警方为了安抚人心而放出的烟雾弹。

然而,张成的真正目的并非仅仅在于安抚人心,他更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引蛇出洞,让凶手在得知“警方即将收网”的消息后露出马脚。

为此,他秘密布置了一张庞大的监控网络,覆盖了所有可能的作案地点和凶手可能出没的区域。

这些监控摄像头不仅数量众多、分布广泛,而且采用了最先进的技术手段,能够在夜间清晰捕捉到任何细微的动作和人脸特征。

张成亲自监督了整个监控网络的安装和调试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成和他的团队日夜不息地监控着这些摄像头传来的画面。

他们轮流值班,紧盯着屏幕上的每一个动态,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

虽然过程枯燥而漫长,但他们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耐心。

尽管张成为了引蛇出洞已经做足了准备,但连环杀人案的阴影却并未因此散去,反而如同乌云压顶,让整座城市都笼罩在一片压抑与恐惧之中。

第三起案件,如同噩梦般不期而至,不仅打破了张成心中的一丝侥幸,更将案件推向了更加扑朔迷离的境地。

案发当日,天色刚蒙蒙亮,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驱散夜色,警方就接到了报警电话。

当张成匆匆赶到现场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不禁倒吸一口冷气——又一具尸体被残忍地悬挂在了电梯口,而这次的手法之残忍,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死者不仅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折磨,身上的伤痕更是触目惊心,每一处都透露出凶手变态的残忍与扭曲的心理。

更让张成感到不安的是,现场留下的线索却异常稀少且难以捉摸。

凶手似乎有意为之,故意抹去了一切可能暴露自己身份的蛛丝马迹。

监控摄像头捕捉到的画面也模糊不清,无法辨认出凶手的真实面目。

这种仿佛能预知警方行动的能力,让张成深感压力山大。

回到警局后,张成召集了专案组成员紧急开会,讨论案件的最新进展。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而紧张,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虑与疑惑。

张成在会上坦言:“凶手似乎总能提前一步预知我们的行动,这让我们陷入了被动。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整个案件的调查方向和策略。”

面对疑云密布的案情,张成深知自己不能坐以待毙。

他开始尝试从新的角度审视案件,寻找那些被忽视的细节和线索。

同时,他也加强了与其他部门的合作与沟通,希望能够借助多方力量共同揭开真相的面纱。

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张成发现案件背后的真相远比想象中更为复杂和黑暗。

面对连环杀人案的复杂与棘手,张成深知,要想彻底揭开真相,就必须深入理解凶手的内心世界。

于是,他决定从心理学角度入手,尝试剖析凶手的犯罪动机与心理状态。

张成深知,连环杀手往往有着异于常人的心理特质。

他们可能享受着操纵他人情绪的快感,通过犯罪来展现自己的控制力与影响力。

基于这种判断,张成开始广泛阅读心理学书籍,研究相关案例,力求更深入地理解凶手的思维模式。

为了进一步探讨凶手的犯罪心理,张成决定组织一场模拟犯罪心理的研讨会。

他邀请了多位在心理学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共同参与到这场前所未有的分析中。

研讨会当天,各路专家齐聚一堂,气氛既严肃又充满学术氛围。

研讨会上,张成首先详细阐述了案件的基本情况,包括凶手的作案手法、现场遗留的线索以及受害者的共同特征等。

随后,他抛出了自己的初步判断,即凶手可能具有极度的控制欲和表演欲,享受在犯罪过程中操纵他人情绪的快感。

这一观点立刻引起了专家们的浓厚兴趣。

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出发,对凶手的心理状态进行了深入剖析。

有的专家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凶手可能存在着某种未被满足的心理需求。

有的则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角度入手,探讨了凶手如何通过犯罪来强化自己的行为模式。

在激烈的讨论中,张成不断引导话题的深入,确保研讨会能够围绕凶手的犯罪心理展开。

他认真倾听每一位专家的发言,不断汲取新的灵感和思考方向。

通过这次研讨会,张成对凶手的犯罪心理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也为后续的调查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研讨会结束后,张成并没有停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