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为保险的降落地点。
这是一台来自华国的载人飞船。
方良在来自华国的AI总部里也曾经得知了这个决策。
名为拾火计划,倒也是挺符合实际情况的名字。
只不过每天要过目的资料数据太多,方良在得知有东西进入大气层时,一时半会并没有猜到会是来自华国的飞船着陆器。
这项被华国高层视为绝密的登陆火星计划也让方良提起了兴趣。
一边飞行,方良一边让零通过升格网络重新调出这一份拾火计划的具体信息。
不得不说,方良很难想象,华国会做出如此冒险的计划。
他们将在未来的时间里,大力发展航空航天工业,将更多的相关人员送上火星。
就连方良都知道,以蓝星现有的科技水平,载人火箭飞向火星,本身就是一件有去无回的事情。
登火不比登月,这两个事物之间的难度差距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这已经是一种前仆后继的冲锋了。
在发现火星具有外星文明的时候,方良相信在蓝星上大多数国家的心中,都已经有了各自的想法。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方良是蓝星成员国中的一员,首先要考虑的,肯定是这个外星文明,在将来有没有可能入侵蓝星?
这是一个很直观也很残酷的问题。
方良以上帝视角俯瞰蓝星,除去一些国家,几乎每一个拥有太空探索能力的国家,都在暗地里密切制造着种种计划。
只是他们没想过,这些自认为严防死守的绝密计划,都已经被方良看了个底朝天。
灾难临前,人性百态,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只不过方良一直都在努力展现出平和友好的一面。
不管是允许各国轨道探测器继续运作,还是能够在基地里来回穿梭的小华。
数月以来,方良认为他们应该可以从这些细节里感受到这一点。
这或许也是华国敢赌一把将载人火箭发送上火星的底气。
从方良的角度看,这是个十分不理智的做法。
但从华国乃至蓝星的角度,这或许是容错率最高的决策。
毕竟谁也不知道外星文明会何时降临蓝星。
与其在原地焦虑地等待,还不如主动出击。
“飞船着陆器已出现,抵达可视距离。”
就在这时,零已经检测到了从天而降的拾火号飞船。
方良悬飞于远程的山峰之上,忽然看见了一个黑影从天空的某个位置出现,笔直地朝地面降落。
远在蓝星的AI控制室中,直到屏幕上的画面再度出现,整个控制室内顿时被汹涌的欢呼声淹没了。
研究人员拥抱着,于晗也站了起来,兴奋地鼓着掌,眼眶微红。
一双大手忽然搭在了他的肩膀上。
于晗身体一震,连忙不动声色地用手臂抹了抹眼睛,转过头。
是哈林。
“老于,我们真的成功了。”
“是啊...”
于晗看清来者,露出欣慰的笑容,感慨地叹了口气。
“我们现在可是扛着所有人类在走。”
哈林笑了笑:“感觉怎么样?”
“感觉很不错,这应该是我人生中最激动的时刻了。”
于晗看着屏幕里的画面忽然停止运动,近在咫尺的火星大地仿佛触手可及。
拾火号已经安全着陆。
“报告指挥部,一切设备正常,我们已成功着陆,正在进行下一步计划安排。”
来自拾火号的宇航员通讯更让大家跳动的心彻底安稳了下来。
但在此之后,AI的所有人都清楚,真正意义上的“拾火”,才刚刚开始。
足型支架在拾火号的底部出现,支撑起了倾斜的飞船本体。
飞船内的两个宇航员,一位是陈泽,一位名为林长肃。
他们经过无数次模拟测试,拥有优秀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在飞船中静静地坐着,和AI总部汇报情况的时候也顺带调整一下身体状态。
感觉良好之后,他们开始起身检查着飞船内的各项设备,确保一切设备都完好无损后,开始观察周围的情况。
“那个外星文明还没有出现?”
林禄盯着屏幕,不解地说道。
拾火号飞船上装配了众多外部摄像头,此时它们正从飞船表面探出,将画面信息显示在飞船内部的同时,也将其传输回了AI总部。
“不清楚,着陆器的位置调整好了么?”
于晗摇了摇头,朝着控制台的研究人员询问道。
“调整好了,它已经位于着陆平原和外星基地之间,可以时刻探查到基地内的信息。”
“好。”
于晗点了点头,紧张地呼了口气,重新将视线聚焦到了屏幕上。
自从这座外星基地建造起高大的机械巨墙,于晗起初很害怕着陆器的运行会遭到限制。
但他的担心很显然是多余的。
在巨墙上拥有着许多个大型机械甬道,所有机器人的进出都要经过这些甬道。
令于晗出乎意料的是,AI的着陆器居然也可以随意进出这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