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方良欣慰地注视着这一排排生长于培养基中的绿色生灵时,零的通讯请求忽然在面罩一侧显现。
方良连忙接起,在零的声音响起的同时,一份报告数据也随之在眼前浮现。
“先生,探索飞行器的超距雷达感应到了一抹奇怪的痕迹,该痕迹距离火星4.37光年,位于一个名为半人马座的星系。”
“半人马座?”
方良忽然意识到了什么,连忙翻看起这封报告。
在零的耳濡目染下,此时的方良也拥有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储存,而在看到这封报告的某一段文字时,他的身体下意识地颤抖了一下。
“是某一艘飞船加速时留下的痕迹?”
方良悚然问道。
“据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这只是推测而已,那片痕迹即是空间扭曲所留下的区域,虽然只有一瞬间的过程,但它还是被我们捕获到了。”
零回答道。
“空间扭曲...”
方良喃喃念道,忽然想到了什么:“是曲率引擎所带来的空间折跃??”
“极大概率是的,但也有可能是部分黑洞所带来的的影响,相关部门正在全力分析。”
零点了点头。
“零,我们的探索飞行器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方良沉默了许久,忽然问道。
“不到千分之一光速。”
“第三阶段蓝图中的飞行器里有无抵达光速的存在?”
“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但先生,在这片宇宙中,所有拥有静态质量的事物的飞行速度都不会达到光速,而且,即便是光速飞行,探索宇宙依旧十分困难,因为宇宙实在太大,目前可见区域的直径都已达到93亿光年。”
“我们通常所能利用的方法只有曲速引擎,以及还未投入研发的反重力发动机和等离子发动力。”
方良这个略显愚蠢的问题得到了零的详细解答。
他忽然意识到了这一点,纵使起源基地的科技水平再过强大,所有飞行器的最大速度也只能无限趋于光速的百分之九十九点九。
自己所处的宇宙似乎是具有上限的。
但就算飞行器能够以亚光速进行星际旅行,跨越一个光年的距离也需要上千年的时间。
“锁定这个痕迹的位置。”
方良抛开想法,立即对着零说道:“尽快地查明原因,看看是否是某个外星飞行器所留下的痕迹。”
“明白,先生,如果得出结果,我会第一时间通知您的。”
零回答道,旋即便挂断了通讯。
而在试验田中的方良,看着这满眼的绿色,忽然陷入了沉思。
所接触的事物越多,方良对这个宇宙的理解便越来越深厚,从一开始的茫然到现在的运筹帷幄,方良已经具有十分充足的信心将火星发展成自己的第一星球。
但零所传达回来的这个消息,无疑让方良顿时提高了警惕。
要知道,此时的起源基地,依旧还处于行星级文明的层次,和蓝星一样,基本了解了宇宙中存在的化学元素和物理定律,能够到达本恒星系内的其它星球上,但受限于高速引擎的技术,还无法突破本恒星系。
不过起源基地和蓝星有一点显着的特征,那就是方良已经掌握了可控核聚变的技术,相当于可以制造人工太阳,而蓝星上的科技文明,只相当于这个级别的0.7级左右。
而在行星级文明以上,便是恒星级文明。
这个级别的文明能通过“曲速引擎”的技术进行星际旅行,从而能够随意拜访另一个恒星系,同时能在恒星周围建造大型能量装置收集恒星能量来应对极大的能源消耗。
由于已经开始接触其它星球上的智慧生命,该类文明的活动范围已经能达到10光年以上的距离,基本上能通过克隆技术实现更长的寿命。
甚至是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长生不老。
按照零所说,如果第三阶段的蓝图能够制造出曲速引擎以及一系列的跨星系设备,那么起源基地应该也能够成功进入恒星级文明的阶级。
而此时,方良最应该引起的注意的,就是这个突兀出现在自己视线中的未知文明。
它留下的踪迹距离自己只有4光年左右的距离。
这个距离对于它们而言并不遥远,相比之下它们只需要耗费极短的时间就能抵达方良所在的太阳系。
这才是让方良最感到忌惮的地方。
如果它们怀有恶意的话,方良并不觉得自己有能力挡住它们。
所以现在,起源基地的科技提升已经迫在眉睫。
自己所能依仗的东西,便是这几条成功通往太空的运输轨道。
以及一整个火星的资源。
方良快步走出了试验田,重新回到了起源基地的指挥室里。
他开始翻阅起了资料室里的蓝图。
第二阶段的蓝图已经全部得到了解锁,上方一层层即时各个类型的机器人,属于基础设备,已经全部制造完毕,并且正在不断地扩充和改造。
这些都是起源基地的中坚力量,是不可或缺的成分。
对于一个文明而言,军事力量往往决定着许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