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官家赐宅!(5.2k,今天回来得晚,就一章哈)
苏允与章惇又聊了一会,随后章惇道:「再过半月便是春闱了,你还打算考麽?
我跟子由沟通过,认为你这般情况,要不还是下科再试试?」
苏允笑道:「要不,还是试试吧。」
章惇点点头道:「你想试试也无妨,反正现在没有人能够怀疑你的才华了。
不过最近你还是歇歇吧,你已经忙了太久了,再这麽下去你的身体要出问题的。」
苏允笑道:「无妨,我的身体好得很,我虽然写书很忙,但每天都有在锻炼的。」
这话倒是真的,苏允虽然每天要写很多字,但他每天都会保持至少八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晚间七个小时,中午一个小时。
而且他每天都勤练梅花拳,甚至在最近的一年里,他不仅写出来《孟子集注》以及《四书章句集注》,连着拳法上的造诣也越来越高,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听到苏允这般说道,章惇倒是有些好奇的:「老夫听说身怀绝技,难道是真的?」
苏允笑道:「我倒是跟一个老道士练过几年的功夫,也算是个有传承的拳法,至于绝技不绝技的,我只是觉得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防身罢了。」
章惇好奇道:「可以看看吗?」
苏允点点头,笑道:「当然可以。」
章惇兴致勃勃道:「走,我们去院子里那里地方大。」
苏允笑道:「那倒不必,就这里吧,梅花拳最重身法,书房逼仄,但也最能看出身法的妙处。」
说着苏允脚下便动了起来,这一动便看出来妙处了。
苏允原本身材高大,但此时却是极为灵动,在书架丶书案丶椅子,以及各种花瓶摆设之间游动,不像是个身材高大的之人,反而像是一条游鱼一般。
随即苏允出拳,看似轻飘飘的无所用力之处,却是隐约有闷雷之声。
苏允游走了三四遍,便停了下来,连半点喘息都没有,气定神闲。
章惇一脸的惊叹,他虽然不懂拳法,但他能看得出来苏允的拳法着实不一般。
苏允笑道:「叔父,所以,接下来十馀天,咱们还是如同之前一般,开始准备吧?」
章惇点头道:「好,我挑十几最有典型的试卷给你,你每日做一篇,咱们针对性的准备。」
苏允毫不犹豫点头。
其实这会儿苏允觉得自己很强,而且是强得离谱的那种。
经过变革之后,废除了科举中有关诗赋的考试内容,而专考经义以及策论。
经义成为重点考察项目,并且考试内容重在阐发经术义理,不再涉及有关章句训释。
苏允在写《孟子集注》以及《四书章句集注》过程之中,将四书五经翻来覆去的丶从各种角度进行考究丶为了贯通五经道理,更是深挖里面的种种经义。
其实现在的他,不仅对本经春秋的研究极为深入,连着其他的经义的理解,说是当世一人也不为过。
写过书的同学都知道,当你因为写书去读书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对书的理解,跟你单纯看书时候的深入程度是不一样的。
大约可以这麽做一个比喻。
你单纯看书,就像是去一个景点旅游,你怀着轻松的形态,走马观花一般看了一遍。
但你为了写书而读书,你就是身兼建设一个景点任务的牛马,要去另一个景点去取经,这会儿你看到的是:
这个景点各个区域为什麽这麽安排,这个区域为什麽会造这些亭子,那个区域为什麽要造桥,各个区域的花草树木该当如何安排,如何让游客把脚步停下来,如何在这个景点促进游客消费……
如此一来,你获取的信息量与单纯读书是不同级别的。
所以,在经义上,苏允认为不可能有考生能够胜过他。
至于策论这一块,呵呵,在补足了经义这一块的短板之后,他的眼界见识的优势便是降维打击了。
多出来的一千年的知识以及眼界,不是土着人所能够比拟的。
所以,看似他为了修书而浪费了五个月的时间,但实际上,他在这个过程之中,学得的知识远比单纯做试卷要多得多!
果然,苏允再次做了几套题之后,他更有信心了:什麽会元状元的可能需要一些运气,但上榜应该问题不大!
二月中旬,汴京下了一场春雨,随之而来的,便是春闱了。
天气虽然有些许回暖,但依然颇冷,苏允背着被子丶炭炉手炉以及考箱进了考场。
春闱的检查比解试还要严格得多,连苏允的被子都被拆开检查,进了考场之后,还得细细装好里面的蚕丝,这张蚕丝被,价格可是不菲,被拆得乱七八糟的。
进了贡院,先铺好被子,又赶紧烧起了炉子,接了水烧起来,灌满手炉,这才算是暖和了一些。
这狗日的天日,也不知道怎麽那麽冷。
宋朝的冷虽然没有明朝时候那麽出名,但亦有史书记载,宋朝因为冬季寒冷,曾导致冬季大批北方居民迁往南方避寒,到了春秋再迁回去。
而且在北宋时期,因为天气「苦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