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皇上在注视着你(2 / 3)

颗总想着报君恩,为大明鞠躬尽瘁的心都快要冷透了。

希望游七在张相面前帮忙说一说,给他一个报效朝廷,报效张相的机会。

刚才游七听完冯七的转述,心头一动就打起了小算盘,这通政使不正是给张四维特设的吗?

张四维办实事的能力不见得多强,但是跟人打交道的手段,满朝都有目共睹的。

改了制的通政司不再是清水衙门,办的多是案牍之事。

通政使也成了皇上近臣,时常在御前伺候着。

这就是张四维梦寐以求的岗位,要是自己给他谋到了,岂不是又要孝敬自己厚厚一迭汇票?

现在却被告知,自家主人说了不算,还得皇上中意点头。

肯定心里有怨气!

张居正看着游七,不以为忤。

他待游七如同家人兄弟一般,很多私密事都是游七去帮忙办的,非常信任,有什麽话都能直接说开。

「游七,老夫这个国相做的很窝囊是吗?」

游七嘿嘿一笑,不出声,全当默认。

张居正幽幽地说道:「老夫的恩师少湖公曾经说过老夫,说我在群臣面前重拳出击,在皇上面前却唯唯诺诺。」

游七笑了,「老爷,少湖公此言还说对了。你一个考成法,多少官吏噤若寒蝉,瑟瑟发抖,背地里叫你张阎王。

可是在皇上面前,你是百依百顺,不敢有半点违逆。」

「游七,你也是读过书的人。老夫问你,洪武朝的国相有几位?」

「有两位,李善长和胡惟庸。」

「那他们的下场如何?」

游七脸色一变,苦笑道:「老爷,我们不能这麽比啊,你好歹也是皇上的老师啊。」

张居正瞪了他一眼,「不这样比,那要那样比?皇上的权势,比不得太祖皇帝吗?洪武年间,刘伯温不也做过太祖皇帝的老师吗?」

游七愣了一下,左思右想,后背突然冒出白毛汗。

太祖皇帝喜欢兴大狱,杀起人来都是按万数算。

皇上更狠,还没即位大宝,还只是秉政太子,就杀得人头滚滚。不,从他是皇太孙开始,借着世宗皇帝的手,就把晋党晋商几乎杀乾净了。

即位后很快就兴起了江南三大案,几乎把江南有头有脸的世家缙绅杀光了,排得上字号的名士大儒,也几乎被屠戳一空。

太祖皇帝也没这麽狠啊!

「老爷,你这麽一说,我后背全是汗。」

「知道就好。你先下去,待老爷好好琢磨一下。」

「是。」

游七刚走到书房门口,张居正的声音从后面幽幽地传了过来。

「游七,张凤磐的钱,记得退回去。」

游七吓得腿一软,差点就跪倒在地上。他扶着门框,转过身来,脸上满是尴尬和难堪。

「老爷,我」

「水至清则无鱼。

但是有些人的钱,不是那麽好拿的。张凤磐,嘉靖四十三年倒查庚戌之变时就顺利脱身,后到高拱王遴下台,还能顺利脱身。

这样的人物,你觉得他的钱好拿吗?」

游七额头上全是汗,「老爷,我真的没有想到这些。」

「老太太身体有恙,请了诸多名医还是不见起色。老夫央求了皇上,请了万全神医出趟差。你陪着一起去。」

游七扑通跪下,跪伏道:「老爷忙于国事,就让小的替老爷回江陵,尽份孝心。老太太是小的乾娘,自小视小的为己出,小的伺候老太太,也是应该的。」

「好,你明日就去太医院,请得万全神医,尽快动身。」

「是!」

夜色已深,有座钟声传出,现在是晚上十点。

各大酒楼陆续走出部分客人,他们多是各衙门的京官。

虽然不用每日午夜起身上朝,可是每天早上八点钟按时到各衙门坐衙,这是铁律。

吏部丶中军都督府和御史台都察院抽调人手,组成的考成法中央指导委员会巡查小组,会像一群野狗恶狼,神出鬼没,不知道什麽时候,出现在某个衙门里,按名册清点人头。

一旦被抓到迟到缺勤,名字荣登在《顺天政报》和吏部的《铨政报》上。在全衙门同僚面前做公开检讨,再扣发一个月的津贴和一半俸禄。

一年内第二次被抓到,名字荣登在内阁的《中国政报》上,继续公开做检讨,再参加一个月的学习班,扣发三个月津贴和一半的俸禄。

第三次被抓到,恭喜你又一次荣登《铨政报》,只不过这次上的是被革除官吏名单。

你可以开开心心回家吃老米饭,再也不用担心上衙迟到缺勤被抓。

考成法如同一把刀,高高地悬在京官们头上,三府一院各衙门,全部都不敢懈怠。

司礼监下过旨意,授权联合巡查小组检查京师文武各衙门的官风官纪,所有衙门一旦被查到,无论官职高低,一视同仁,同等处理。

六部诸寺有七位侍郎和六位少卿,五军都督府有三位都督同知陆续荣登光荣榜,公开做过检讨,其它大小官吏数百上千计。

谁还敢迟到缺勤?

不想明天迟到缺勤,今晚就早点回去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