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似为人质(1 / 2)

月悬烟江 宋伊 1128 字 8小时前

“杨谆是很看重亲情手足。”

张州珉想了想,道,“杨谆膝下无子,却一直都未纳妾,连养外室都不曾听说。他曾与人说,他与他的娘子是从风雨中走出来的,在他最难的时候娘子选择嫁给他,他定不负娘子。”

“听说杨谆未娶亲之前家中很穷,上无父母照应,下有两个幼弟拖累,根本拿不出像样的聘礼。可杨夫人偏偏看中他这个人,宁可与家中决裂,也要嫁杨谆为妻。而杨谆也说到做到,从未负她。在她生病时也亲力亲为的格外照顾。”

“杨谆的两个弟弟都是由他亲手操办成亲,与其说是弟弟,不如说是当儿子看待也不过分,确实做到了长兄如父。对弟弟家的儿子也视为己出,他的两个女儿与堂兄弟相处起来也如亲兄弟姐妹一般。”

……

“这些也是正常人情吧。杨家想壮大,兄弟和睦是必须。善待杨夫人,也是受其旧情感化。杨谆确实看重家人之间的那份‘情’,但若说是‘极重’,不知是否担得起‘极’字?毕竟在他身上从未发生过抉择,不知在亲情与其他冲突时,会选哪个?”

张州珉的话很谨慎。

“听说胡应和曾受程展平救命之恩?”杜言秋又问。

张州珉点点头,“胡知州是与我们说过,他是个孤儿,险些在一年雪天中冻死,是程知州收留他做了书童。从此,为主人命是从。”

杜言秋接着问,“听说邱大山一共有三子,长子随其左右,次子与幼子打算走武举,在外拜师学艺。可知他们在何处拜师?”

张州珉奇怪杜言秋是从何处“听说”这么多,但又不好多问,只顾回答,“是曾听闻如此,具体拜师何处,我没有特意打听。”

“此事交给你。这两日你去了解一下,看看邱大山的两个儿子人在何处。”杜言秋道。

“我……试试。”

张州珉在犹豫中应下。

“你去找杨谆打听。”杜言秋给出指示。

张州珉微怔,看向面前的年轻人。

杜言秋继续说道,“杨谆若是好奇,你就与他说,是发现我在找邱大山的两个儿子。”

张州珉明白了。

杜言秋这哪里是真的要他打听邱大山儿子的下落,分明是想借他向杨谆传递什么消息。

具体要怎样,他琢磨不透。

……

张州珉不清楚,姜落落可是明白。

姚家人的册子中记有三条寻人。除了寻找程展平,还有寻找杨谆的二弟一家及邱大山的两个儿子。

这三家有个共同之处,对各自的去向都有说法,可是偏偏就是找不到人。

邱大山的儿子“拜师”最早,五六岁时便离家,可是哪有拜师学艺十五六年,连一次家都不回?

然后是杨二爷一家,十一年前举家去外地做生意,再未返回上杭,就连杨谆都说不知去向。

最后是程展平,九年前致仕,所谓告老还乡。

除去程展平,邱杨两家都有人“失踪”,能是巧合?

杨谆肯定不可能对他弟弟的下落一无所知,怕是不敢透露内情而已。

两家人的失踪并非主动,更像是被什么人带走当人质,用来拿捏邱杨二人。杨雄想借杜言秋搅局,分明是在做挣扎,以图摆脱钳制。

若如此,不妨引杨谆“出卖”对头邱大山。或许杨谆能对邱大山儿子的下落指点一二。

张州珉走后,杜言秋又与姜落落说,“同是拿捏,邱杨两家似有不同。你可记得你舅舅说,在暗洞中听到有个姓魏的人提到,他在处理我们兄长的事情上没弄干净,被贬到洞中做看守?

“嗯。”姜落落记得,“这个姓魏的应该就是老戈信中提到的赵青,是因为他们后来又从盈盈姐姐身上发现子卿哥哥留下了东西,责怪他动手时没弄清楚。”

“可见他们的赏罚很严苛。按说此事谁都料不到,那人也是拿下两条人命,没功劳也有苦劳,大不了让他将功补过便是,却为此将他赶到暗洞那么多年。”

姜落落忽眨了几下眼睛,“我明白了,杨二爷一家是在盈盈姐姐命案发生后离开上杭,你的意思是怀疑他们的失踪与潘弃曾隐在他家有关?可潘弃不是得杨苕帮助么?邱大山相当于失了两个儿子,杨谆的女儿怎么没是?”

“张州珉刚说在杨谆身上从未发生过抉择,此话或许不对。”杜言秋道。

姜落落心中感到一丝寒意,“你是说,原本受责的该是杨谆的女儿杨苕,杨谆为保女儿,交出了他二弟一家?”

杜言秋拿出册子,翻开其中一页,“我相信姚家人的直觉。杨苕与冯青尧成亲一事该重新换个方向看。”

那正是记有关于杨苕因成亲一事惹怒杨谆,父女断绝来往这条消息的一页。

几句话下的朱砂红线格外醒目。

其实,杨苕与冯青尧成亲的内情外人基本不知,姚家人获悉其中几分也是费了工夫的。

若张州珉说的是事实,杨谆与他娘子成亲就是类似的先例,将心比心也犯不着以断绝父女关系做反对。他能成为今日的杨员外,又怎能断定有几分才学的冯青尧不能科举入仕?更何况杨谆重亲情,以此伤了女儿心中能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