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上党降赵,晋升武胆七品(六千(2 / 4)

的开始攻打韩国诸多城池。

以二十日攻下一小城,四十日攻下一大城速度不断靠近韩国的上党郡,朝着韩国的都城阳翟逼近。

而此时,宣惠帝韩威派遣的使者已经抵达了赵国邯郸城。

阳光透过门口,洒在赵国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中。

此刻,赵国的大臣,帝王俱在。

在他们的注视下,韩国使者郑重地踏入赵国大殿,他们的步伐沉稳有力,仿佛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

韩国使者走到赵国成襄帝面前,深深鞠躬:“外臣奉韩国陛下之令出使贵国,见过赵国皇帝。”

赵国成襄帝问道:“不知道使者来本国有何要事?”

实际上他知道此时韩国正在遭受魏国的全力进攻,这些韩国使者十有八九是冲此事而来。

不过,他们注定要失望了。

在此之前,朝堂上下已达成了一致意见,不会按照结盟事宜出兵协助韩国,得罪魏国。

韩国使者必然会无功而返。

然而令成襄帝未预料的是,韩国使者突然双手递上一份文书。

他声音低沉地说道:“我国君主深感赵国之强大与威严,为示友好,决定将上党十七座城池割让于赵国。愿两国永结友好,巩固五国之盟约。”

此言一出,双手笼在袖中闭目养神的庞奢更是双目猛然睁开,慕然盯向了韩国使者。

不仅是他,包括成襄帝以及其他群臣都极为意外。

以至于大殿上出现了短暂的寂静。

站在成襄帝身边的宦官见识,拿过文书,双手捧在成襄帝的近前。

赵国成襄帝接过宦官递上的割让城池文书,神情严肃地浏览着内容。

他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仿佛在权衡着每一个字句背后的意义。

朝堂上落针可闻,只有赵国成襄帝翻阅文书的声音回荡在空气中。

过了会儿,赵国成襄帝缓缓抬起头。

这份割让城池的文书有韩国的国印。

韩国是要割让上党郡不假了。

他心中难以下决定,示意宦官将韩国割让城池的文书交给庞奢,小心翼翼问道:“相邦觉得如何?”

庞奢接过割让城池的文书,认真查阅。

过了一会儿后,庞奢的目光从从文书上抬起,锐利地扫过韩国使者的脸庞。

他试图从使者的表情中读出一些蛛丝马迹,以确认他们的真实动机。

毕竟,割让城池并非小事,其中必定涉及到复杂的政治考量。

韩国与赵国之间历史上有过多次的冲突和矛盾,虽然有过结盟的经历,但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利益基础之上。

虽说如今是五国结盟共同抗魏,但是五国在见过赵弘明登基时的场面,加上强国楚国主动与韩国断交,这五国结盟已经形同虚设了。

这一次韩国突然主动割让上党十七座城池,庞奢心中不禁涌起了一股怀疑。

韩国使者此次前来并非真心示好,而是有其他的图谋。

也许他们想借此割让城池之举,来分化赵国的内部势力,挑起内部纷争,亦或者祸水东引,让赵国与魏国交恶,通过这种方式来保全韩国。

庞奢感到一阵不安。

现在情报还是太少,不能轻易相信韩国的示好之举,他还需要更多的信息和证据来确认韩国使者的真实动机。

庞奢考虑再三后,低沉道:“陛下,此事牵扯诸多,还需臣等细细考虑一番。”

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明显的疑虑,让没有主见赵国成襄帝心中有了底。

成襄帝抬头看向韩国使者,威严道:“感谢贵国君主之友好,接受城池乃是大事,不得不需慎重考虑。朕将择日给予回复。”

韩国使者微微点头,脸上露出理解的表情。

他们深知赵国朝臣并非都是愚蠢之辈,沉稳回道:“我等明白赵国之慎重考虑,愿等待赵国皇帝之回复。”

赵国成襄帝微微颔首示意侍卫领使者退下。

韩国使者在侍卫的引导之下,恭敬地退出朝堂。

随着韩国使者的离开,朝堂上的气氛渐渐轻松了一些,不少大臣开始低声交谈。

赵国成襄帝奇怪道:“相邦,韩国献上城池,对我们来说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为什么不立刻答应他们?”

“陛下,凡事三思而后行。臣等还所知甚少,不可妄下结论。”庞奢低头平静说道:“不如先谅他们几日,他们若是急不可耐,必然是有鬼。趁此,臣让黑衣社他们打探一番消息,再做决定也不迟。”

赵国成襄帝心中直呼可惜,但还是闻言点头,没有多言。

夜幕低垂,赵国都城邯郸城的一处大

家宅院内,灯火摇曳,人影绰绰。

李幕独坐书房,手中紧握着一卷密报,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已经成为李幕心腹的季国夫此时也悄然走进书房,看着李幕的背影,轻声叹道:“将军,韩国要献上党十七座城池的消息,您应该已经知晓了吧?”

李幕转过身来,疲惫地揉了揉眉头:“此事我已知晓。但韩国此举究竟是何用意,我有些捉摸不透。”

季国夫走到李幕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