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万盟军,没想到竟然是尽数斩杀了。
过了好一会儿,赵佣煦才缓缓开口:“真是没想到啊,我儿竟然能取得如此大胜,不愧是朕的好儿啊。”
宗正也连忙附和道:“是啊,我皇当真是英明神武,颇有陛下的遗风。”
赵佣煦微微一笑,心中满是欣慰。
他知道这场胜利对于魏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这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对魏国实力和威望的极大提升,而是彻底扫清了魏国一统天下的障碍。
“看来要不了多久,朕就可以看到魏国实现先祖夙愿了,真是幸运啊。”
赵佣煦不禁有些感慨。
“宗正。”赵佣煦想起什么,突然说道:“朕看,此次宗庙修缮的话,应该要再扩大一倍才可,不然有些不配我大魏的身份了。”
宗正略微思索了一下然后点头道:“太上皇所言极是。正好,也可以办一场仪式,告知先祖这样的喜讯。”
“善!”
同一时间,在覆灭的齐楚盟军之后,在接下来对齐、楚的行动,魏国的朝堂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
赵弘明端坐在龙椅上,他的目光在群臣中扫过,最后落在了丞相李俚以及的中书右丞萧伯龄的身上。
“两位丞相。”赵弘明缓缓开口,“你觉得我们接下来,针对齐、楚两国,应该如何?”
中书右丞萧伯龄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道:“陛下,如今我大军携大胜之威,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臣以为我们此时更应该派大军直奔齐国国度,免得夜长梦多。”
“臣附议。齐、楚两国,齐国如今的国力衰弱,并且地势平坦,易攻难守,攻齐比攻楚,对我大魏而言更加有利和容易。”
“臣附议。”
“臣附议……”
一时间,顿时有许多的官员纷纷站了出来,表示赞同。
见此,赵弘明也已经心中有数。
他沉吟了一会儿开口道:“不过大军还需准备一番才可,在那之前倒是可以派名使者出使齐国,激怒齐王,让我大魏更加师出有名。”
“陛下英名。”
经过几番讨论之后,赵弘明随即下令派遣使者前往齐国。
然而当魏国的使者抵挡齐国后,顿时让齐国变得紧张无比。
齐宣王端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沉,心中忐忑不安。
他深知魏国强大,对于之前的战败和联盟破裂,他怕魏国使者此番前来是兴师问罪。
于是在一番权衡利弊之后,齐宣王咬紧了牙关,下令拒绝了魏使的访问。
等齐宣王拒绝魏使后,赵弘明确实得意大笑,对群臣说道:“齐国既然拒绝了我们的使者,那就说明他们心中有鬼,对我大魏心有想法,传朕旨意,命吴起、岑修率领魏军伐齐!”
群臣齐声应诺,魏国迅速调集大军,准备伐齐。
而齐王在得知魏国出兵的消息后,也慌忙筹集了二十万大军,集结于西部以迎击魏军。
但是,让齐国上下都没有想到的是,魏军却并没有按照齐军的预料从西部进攻。
吴起和岑修考虑到齐国的派军布置,率领的魏军避开了齐军西部的主力,由原来的齐国北部南下直奔齐都。
齐国西部只留下了小部分的军队佯攻。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齐军措手不及,他们根本无法抵挡。
在魏军的猛攻之下,齐军很快就土崩瓦解了。
齐王建眼看着自己的军队败退,加上没有玄天府相助,根本无力回天,只得选择出城投降。
他带领着残存的臣子来到魏军大营前跪拜在地,最后被吴起和岑修押解回了魏国大梁城。
齐国正式灭亡。
赵弘明在大梁城接受了齐宣王的投降,得到了齐国的传国玉玺,并将齐宣王软禁在了大梁城外。
次年,魏国在覆灭齐国之后,赵弘明发动五十万大军正式攻楚。
楚国位于天下之南,与齐国不同,地势多有丘陵大山,攻打并非易事。
加上楚国地大物博,吴起统领的魏国大军与楚军已经相持了近一年的时间。
这一年里,双方你来我往,展开了无数次的激战,魏国也只能一点点推进,打开局面。
不过无论是赵弘明,还是吴起,乃至朝堂上的诸位官员,都深知楚国眼下的处境堪忧。
接连战败后,已经损失了不少的兵力,加上赤河宫主的陨落。
失去了楚国唯一的造化境武夫这张王牌之后,在魏国眼中已经不成威胁。
终于,在次年的春天,吴起抓住了楚军的破绽。
他利用地形和兵力上的优势,再次对楚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楚军虽然顽强抵抗,但在魏军的猛攻之下,还是节节败退,一直长驱直入,抵达了楚都郢都,楚军彻底崩溃了。
吴起率领着魏军进入了郢都周围,到处都是逃散的百姓和丢弃的兵器。
由于郢都有国运大阵的护佑,吴起一时无法攻下。
便将六十万大军分出一部分,将郢都团团围住,另分出一部分,不断在楚国攻城略地,削减其国运。
又过了半年之后,郢都中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