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军连夜后撤至碎叶城北两百里一处叫做山堡的地方,是一座丝路上的小城,弓月城便在北面不足百里的地方。 安西军撤退至此,连夜开始修葺城墙、挖掘沟渠,埋设拒马鹿砦,构筑防御工事,同时与碎叶城一般,将城中商贾、百姓、货殖尽皆撤走,使得山堡变成一座军事防御堡垒。 薛仁贵进入城中,占据了原本的衙署,将安西都护府的官员驱赶一空,鹊巢鸠占,就地办公。 一份份来自各方的情报汇总于案牍之上。 薛仁贵先将安西军各部的情报挑拣出来,仔细翻阅。书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若是连自己的情况都不能了若指掌,谈何驱逐鞑虏、以少胜多? 情报显示,安西军固然取得了一场大捷,但损失极其惨重。 首先便是城内守军。 虽然依仗高墙,又有震天雷等守城利器加成,可毕竟人数处于绝对劣势,又多处分兵,守城的兵卒加在一起不超过八千人,在数万敌军疯狂围城狂攻之下,伤亡惨重。 撤退之时,阵亡、重伤者尽皆遗弃城内,足有两千之数。 另外再加上留在城中引燃火药的数百死士,怕是也难以幸存。 再就是跟随元畏前往阿拉伯大营偷袭的数百兵卒,直至此刻尚未见到踪迹,大抵要么被阿拉伯军队围在大营之中歼灭,要么便是一路追杀死伤殆尽。 粗略统计,这一战至少折损兵卒在四千左右。 这对于总人数不超过五万的安西军来说,算是一个极其惨重的损失。毕竟众所周知,一旦军队数量减员三分之一,军队士气便会降至最低点,减员一半,则士气面临崩溃。 若是减员一半依旧保持战力,那么可称之为“强军”,放眼天下,无出其右。 当然,损失固然巨大,战果却也堪称辉煌。 西城外一场大水,足足将城下上万敌军尽皆卷走,碎叶水澎湃汹涌,这些敌军落入河中很难幸存,更别说撤退之后方才得知,这些可都是阿拉伯最为精锐的“阿拉之剑”! 大唐虽然与大食国极少接战,但是对于其国内的形势却并不陌生,薛仁贵身在西域,更是时刻关注大食国的内政军情,知道“阿拉之剑”乃是大食国哈里发的随身禁卫,几乎相当于“元从禁军”之于高祖皇帝、“玄甲铁骑”之于李二陛下。 不仅战力强横,而且地位非常崇高。 他当初故意让元畏向长孙汉透露城西墙体断裂、不堪重负,倒的确是希望能够得到阿拉伯军队的重视,从而派出一支精锐的军队前往强攻,如此自己效仿“水淹七军”之故事,便能够最大限度的扩大战果。 却不料非但果真来了精锐,还是精锐之中的精锐,居然将“阿拉之剑”尽数淹没于洪涛之中…… 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而碎叶城中阵亡之阿拉伯兵卒,虽然目前并无确切之数字,但估计绝对不下于三万之众。 破城之后洗劫一番,这是阿拉伯兵卒的传统项目,无论将军如何约束都不可能使得破城之后的军队整齐有序。数万人争先恐后一股脑的涌入碎叶城,被预先埋设在地下的火药炸上天,自是难免。 然而最重要的战果,却是元畏放得那一把火。 阿拉伯军队出征素来不会携带太多的辎重,他们都是以战养战,打到哪儿抢到哪儿,若是打不下城池,那就灰溜溜的撤军。 为数不多的粮秣辎重被烧掉,阿拉伯军队又不能撤军,这就迫使他们不得不向周边的西域部族下手劫掠。 如此,对于安西军的形势自然是极好的。 一则可以促使阿拉伯军队分兵,短时间内不可能大规模的向着弓月城、轮台城进军,安西军却可以主动出击,去歼灭那些脱离大部队的阿拉伯兵卒,一点一点蚕食敌人的力量,且给于敌人无穷无尽的压迫,降低其士气。 再则,大唐素来对西域部族采取怀柔政策,因为突厥残部始终在西域出没,暗中勾连各个部族,若是大唐压迫过甚,很容易将这些部族尽皆推到突厥的队伍之中,不利于大唐控制西域。 现在阿拉伯军队迫不得已向这些部族下手,算是这种薛仁贵的下怀,替安西军剪除那些不听号令、阳奉阴违的部族。 总体来说,这一战成果显著,打出了安西军的威风,重挫了阿拉伯军队的士气,使得局势悄然发生了转变,安西军再非一味的处于劣势。 当然,阿拉伯军队人多势众,纵然损失巨大、士气受挫,却并未伤筋动骨,且此番受挫,更会激起他们的凶性,以后的战斗愈发凶险。 而安西军的优势,便是毋须与阿拉伯军队硬碰硬的去打,只需步步为营、坚壁清野,哪怕最终退到玉门关丢掉整个西域,也算是战略上的胜利。 没办法,敌军势大,来势凶猛,安西军兵力薄弱难以为继,且关中无法给于支援,能够守得住玉门关都是大功一件…… 正自沉吟着考虑以后的战略布局,外头有亲兵入内通秉,说是元畏求见。 薛仁贵登时一愣,这货居然没死?! 前去偷袭敌军辎重,这几乎已经不是“九死一生”能够形容了,简直就是“十死无生”,所以出征之前,薛仁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