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7 / 25)

沧澜道 墨书白 21385 字 9个月前

的阴谋,还能从此平定西北,再无忧患。

如果东都不出兵……那至少,这十万人,还能活下来。

想明白这一点,洛婉清突然对那个从未见过的崔清平肃然起敬。

这是什么样的天才。

在腹背受敌,如此绝境之中,居然还没有放弃斗争,居然还为大夏留了这么一条一统之路!

可崔家呢?

洛婉清突然有些茫然。

这个人,他推行《大夏律》,他将十万人西迁,他独身回到宫廷扣响宫门时,他为崔家安排了怎样的路?

他想过他的家族,他的孩子,想过……

崔恒怎么办吗?

上一世,到她死,崔家都没有平反。

这也就意味着,上一世,崔恒到她死,都是乱臣贼子的后裔,他永远躲在暗处,永远背负罪名。

在得知不会救援那一刻开始,崔清平就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从边境送回来的是虎符和他的计划,这意味着,翻案与否对于他来说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他要的是未来,他的理想,他的大夏的未来。

如果,他当真留了军队在西域,而她爹手里的,是军队的位置,还有调动军队的虎符。

那谢恒知道吗?李归玉知道吗?

洛婉清突然反应过来,如果李归玉知道,他来江南,到底是为什么?

他是为了拿到这个东西?

可李归玉拿到这东西,他不可能在此刻调动这些军队,且不说那是崔氏的军队,光凭一个虎符他一个王氏出身的皇子未必能操控。就算能,现下这些兵马大概率在西北,甚至隔着边境十城,这些军队回不来,但李归玉拿着,那就会让皇帝猜忌。

所以李归玉不是来拿虎符。

但如果他能拿到这些证据,向皇帝证明有这么一只军队存在,而谢恒——身为崔清平侄子的谢恒,居然在打听这只他可能操控的、由一个叛国之臣留下来的军队,这是任何一位君主都无法容忍的事情。

这是足以对谢恒致命的把柄,李归玉拿着这个把柄,那谢恒和他之间,只有两条路。

要么,他受制于李归玉,和他合作。

要么,李归玉把证据带回东都,将谢恒在查这件事之事上报给李殊,李殊就算现在不处理谢恒,但也一定会开始放弃谢恒。

李归玉直接毁了谢恒,好处远不如与谢恒结盟,获得监察司的助力。

现下如果他拿到谢恒的把柄,恩威并施,谢恒和他结盟……似乎是必然之事。

想明白这一点,洛婉清不由得睁大了眼睛。

她曾以为她阻止了李归玉和谢恒的结盟。

可现下看来,并没有。

命运仿佛是无可逆转的轨迹,它或早或晚,都在以它的方式运转。

这个认知让她恐惧到无法开口。

如果李归玉和谢恒注定结盟,如果崔氏注定无法翻案,那她,那她家人,在这场命运的洪流中,是不是也只是推迟的意外?

她睁着眼,愣愣看着这张地图,身后传来响动,洛婉清回过头,便见崔恒站在门口。

他打量了一下屋内的装饰,笑了起来:“原来你是想家了。”

说着,他提步走进屋来,目光落在挂着的地图上,认真看着地图,温和道:这是你爹的?”

“是。”

洛婉清声音轻颤,崔恒察觉异样,转头看她,疑惑道:“你怎么了?”

“崔恒。”洛婉清目光微动,她盯着他的脸,不由得道:“你恨崔清平吗?”

听到这话,崔恒一愣,他有些意外:“为何如此问?”

“你本来可以好好生活的,”洛婉清不由得喑哑出声,“崔氏乃第一大族,你本来可以是这世上最尊贵家族的公子,《大夏律》也好,边境也罢,你们可以好好生活的。”

崔恒没出声,他只端望着眼前地图。

他用手指触碰过纸页上的山河,缓声道:“我的老师有两个愿望,第一是推行《大夏律》,让所有官员判案,有法可依。第二是山河无恙,百姓平安。我自幼跟随他,他曾是我的敬仰,我心中英雄一样的人。我小时候就想,长大以后,我要成为他那样的存在。你没有见过他,”崔恒转过头来,看着洛婉清,“如果你见过他,就你知道,这世上若有好儿郎,当如崔清平。”

“如果他根本没想过崔氏,没想过要崔氏翻案,他只在乎他的理想,不曾在意过你呢?”洛婉清忍不住出声。

崔恒却仿佛什么都知道,他平静看着她,只道:“我接受。”

洛婉清愣愣抬头,她看着面前人,听对方淡道:“过往不可追,他既然留下了东西,我就得把这些东西执行下去。我不能让他们白白送命。”

“崔氏翻不了案……”

“那就不翻。”

崔恒站在地图面前,神色从容:“从五年前我从竹林走出去那一刻开始,我就想好了。老师去了,那他的遗志我来继承。他没做完的事我来做,他没接回来的人我来接。我活着,就是崔清平活着。”

“那你自己呢?”洛婉清不由得出声,“崔观澜呢?!”

“我在呢。”崔恒玩笑笑起来,他走上前,低头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