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青严肃道:“现在不能搬,现在要让这些属官,尤其是本地土官,派他们的人去都江堰地区,去灌县地区放风。”
“就说新来的叶大人,为了整理百年无人管理的都江堰,为了惠及两百万万亩灌区,要把布政使司衙门搬过去。”
“当地老百姓,也会和你们之前一样,一定以为我办不到,只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乱喊口号而已。”
“毕竟,这在任何人看来,都是难于上青天的事情。”
“哪怕只是个普通老百姓都知道,一省政要的搬迁,会损害许多人的利益。”
“而这些人的背后,不乏能和陛下说得上话的朝中大员!”
说着,叶青又继续道:“可也就在大家都以为我办不到之时,我把这事给办到了,大家才会相信我。”
“如此一来,才能最快速度的,军民一心,官民一心,各族百姓一心!”
“所有人团结一致,还怕都江堰搞不好吗?”
“都江堰搞好了,才能有大丰收,也才有强军之根本!”
紧接着,叶青又淡笑着说道:“搬迁一省政要,虽然有损这里部分人的利益,但却可以让一个地方爆发式的发展。”
“好的地方发展得更好,不是最赚钱的方式。”
“最赚钱的方式,是把不好的地方,快速发展到好。”
“到时候,都江堰的水,流入百万亩良田,而天下各地的金银,也如岷江之水一样,流入四川布政使司衙门所在的灌县!”
“当然,最主要是流入,我叶青所在的灌县!”
“......”
在叶青的一番讲述之后,众人当即恍然大悟。
这是在利用舆论聚拢人心的同时,也利用他对灌县的重视,快速招商引资,从而达到农业与商业,一起发展的目的。
只要农业商业同时起来,那么距离兵工建设和强军建设的目标,也就不远了。
沐英想明白之后,就再次给予了叶青毫不吝啬的夸赞。
叶青不怎么耐烦的摆了摆手之后,就让大家各自办差去。
至于他自己,继续混日子就成!
当天下午,沐英安排了朱棣差事之后,就回房写奏疏去。
朱棣领了差事之后,也没有立即去办差,也是抽空写奏疏去。
而他们写的奏疏内容,也几乎一样,都围绕着叶青那句‘可以说我这辈子,就是在为他而活’在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