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奇峰矗立碧溪间,
崖壁如刀水似弯。
踏遍山川寻胜景,
石笋峰前慰此颜。
话说这天下间之奇山异水繁若繁星,然能入徐霞客之眼者,实是少之又少,恰似凤毛麟角般珍稀。于这一日,正值暮春之三月,天气方始转暖,却仍携着一丝寒意。徐霞客与其族兄及挚友徐仲昭一道结伴,往那石笋峰探游。
徐氏兄弟二人皆为博学多识之士,胸中学问仿若无底之渊,彼此志趣相投,交谈起来甚为欢悦。此日清晨,徐霞客早早便起了身。其立于松风阁前,极目远望,望着远处那被云雾笼罩之群山,心中不禁涌起万丈豪情。
正当其欲动身启程之时,只见徐仲昭不疾不徐地踱步而来,面上带着淡淡笑意,言道:“贤弟啊,今日汝可有何特别之计划?”
徐霞客闻此言语,轻抚胡须,微笑答道:“仲昭兄,汝有所不知,愚弟我今日欲去探寻那石笋之奇妙景致。听闻那里奇石遍布,宛如天然所成,实乃大自然之神奇造化。不知兄长可愿一同前往?”
徐仲昭闻此,微微蹙眉,稍作沉忖,而后轻轻摇头道:“贤弟此份闲情逸致,为兄实是钦佩至极。然,为兄今日身体微有不适,恐难以与贤弟一同前往矣。不若为兄于圆通洞稍作休憩,等贤弟游玩归来,再与你一同细细领略这山水之美。”
徐霞客虽心中略感失落,然亦体谅兄长身体之况,遂道:“既如此,兄长便好好歇息吧。待愚弟探游归来,必与兄长详述今日之所见所闻。”
徐氏兄弟二人拱手作别之后,徐霞客便独个儿踏上了探寻幽美胜景之路。恰于此时,寺中一位年高之老僧路过,见徐霞客孤身一人,遂主动趋前为其引路。此位老僧年逾古稀,双目却炯炯有光,显是对这片山水极为熟稔。
老僧满面笑容对霞客言曰:“施主若欲亲睹那石笋之奇妙景致,老衲倒可为您指引一二。”徐霞客一听,顿然喜不自胜,赶忙拱手作揖道:“多谢大师,还烦请大师为我领路。”就这般,在老僧之引领下,徐霞客沿潺潺之溪流一路向东而行。
此溪水清澈澄明,宛然一面镜子,能明晰地映出溪底之沙石与游鱼。水流时而湍急,如脱缰之野马奔腾而下;时而平缓,似轻柔之微风拂过水面。两岸怪石嶙峋,形态万千,有的似凶猛之野兽,有的似慈祥之老人,有的似亭亭之少女。古木参天,枝繁叶茂,仿若一把把巨大之绿伞,为众人遮蔽阳光。
徐霞客一路走走停停,不时驻足,仔细赏观此美丽之景色。其时而以手中之毛笔疾速地勾勒眼前之风景,时而轻声吟诵一首豪迈之诗篇,以此抒发自己内心之豪情壮志。当他们行至一个称作螺溪之地时,老僧指着前方对徐霞客言:“施主您请看,前方便是螺溪了。” 徐霞客定睛一瞧,只见溪水于此忽改流向,形成一个螺旋状之弯曲,恰似一只巨大之螺蛳盘踞在那里,真乃大自然之神工鬼斧也。徐霞客不禁赞叹曰:“好一处浑然天成之奇景啊!”
老僧见徐霞客对这螺溪如此钟爱,面上绽出慈蔼之笑,缓言道:“施主若以为这螺溪已然为奇景矣,那后面之风光更会令您惊叹不止。咱们继续前行吧。” 言讫,老僧便迈着稳实之步,引着霞客继续朝山林深里行去。
僧俗二人继续行进,溯溪朝北。此刻,两岸之景致愈为险峻,峭壁如刀劈般直立,高耸入霄,宛然是大地之脊骨。树木却于悬崖峭壁间倔强生长,枝叶摇曳,宛如大自然之妙手精心雕就而成,显得分外苍劲。
徐霞客举首望去,只见树梢之上,诸多飞瀑似白练般垂落,宛如银河倾泄而下。于阳光之映照下,飞瀑折射出七彩虹光,如梦幻般绚烂缤纷,令人目迷神眩。
老僧见霞客看得入迷,微笑着言曰:“施主请看,此即为‘千丈飞瀑’,乃此地之绝景。”霞客不禁赞叹道:“好一处‘千丈飞瀑’!诚然名不虚传。此景只应天上存,人间能得几回观。”他沉醉于这壮美之景色中,心中涌起无尽之慨叹和敬畏之情。
僧俗二人继续向前而行,脚下之路愈发崎岖难行。溪水中布满了大大小小、形态不一之鹅卵石,霞客不得不倍加谨慎地踩着石头,小心翼翼地蹚过水流,艰难地向前移步。虽路途满是艰辛,然霞客却无丝毫抱怨或苦痛,反倒兴致盎然,不时驻足,仔细察看路边那些奇异之花草,或是捡起一块形状独特之石头,全神贯注地端详起来。
老僧见徐霞客如此痴迷于大自然,不禁由衷赞叹道:“施主当真为此中高手,老衲深感敬服。”霞客闻老僧之称赞,谦逊答道:“大师过誉了。徐霞客只是一介凡夫,对于大自然之奥秘亦仅略知一二而已。还望大师不吝指教。”就如此,他们一路上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已行了七里有余之路程。
此时之徐霞客虽感有些疲惫,然其眼中兴奋之色却丝毫未减。忽地,前方山势有变,只见群山环绕,溪流于此猛然跌落,形成一道雄伟壮观、气势恢宏之瀑布。那瀑布如银河般飞泻而下,水花四溅,如烟似雾,仿若一幅巨大之画卷展现于眼前,令人惊叹连连。
老僧指着前方,缓缓言道:“施主请看,吾等已至石笋峰底。” 霞客闻之,赶忙仰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