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屏霞嶂外瀑声鸣,
藤蔓攀崖入洞清。
碧水深潭何处觅,
仙桥石室隐云层。
徐霞客此度游雁宕山,所见奇峰异景,实繁且多,令人观之不禁连连惊叹,直叹观止矣。是日为五月初六,天方破晓,晨光熹微,见那霞光如薄纱,笼于山间,真乃宛如仙境者也。
徐霞客黎明即起,立于灵岩寺庭院,凝望远处云雾缭绕之山峦,心潮澎湃,豪情万丈。其暗自思忖:“今日必亲身探寻屏霞嶂之奥秘,好好领略那传说中仙境之妙景。”
盖因徐霞客早闻屏霞嶂之名,不仅为其高耸入云之崖壁、清幽宜人之山水所倾心,更为那仙桥石室之神秘传说而心驰神往,不能自已。昨夜,其与灵岩寺数僧相谈甚欢,遂约今日一同往屏霞嶂游历。
此刻,只见数位僧人踏着晨露款款而来,为首的乃是一位白眉老僧,笑盈盈地对着徐霞客言道:“徐施主,我等已然预备停当,随时皆可启行。”
徐霞客闻得此言,心中甚喜,赶忙作揖说道:“有劳诸位大师相陪,霞客我实是感激涕零呐。”
那老僧摆了摆手,依然笑道:“徐施主言重了。探寻这名山胜境,本就是吾等僧人的一大快事。况且这屏霞嶂的奇景,我等亦是心驰神往久矣。”
徐霞客听罢,不禁微微一笑,心中暗忖:“这些个出家人,倒也颇具几分儒雅之风。”
众人寒暄少顷,便欲整装前行。徐霞客入房取其行囊,复详察笔墨纸砚,冀能详记沿途见闻。
临行之际,徐霞客望远处那若隐若现之屏霞嶂,心潮澎湃,难以自抑,暗语曰:“屏霞嶂兮屏霞嶂,汝之秘今日必为吾徐霞客彻查究竟!”
但见徐霞客奋然前行,率数僧决然踏上这探险之漫漫征途。诸人你言我语,谈笑风生,渐行渐远,其身影终消逝于那蜿蜒崎岖之山路中矣。
徐霞客偕同数位灵岩寺之僧,自寺中起身,循那崎岖蜿蜒、坎坷不平之山路,径至龙鼻洞右侧。此地洞穴深邃难测,路径艰险非常,那崖缝尤为奇特,实乃探险之绝佳妙处。
徐霞客见之,心下暗喜,谓众僧曰:“诸位大师,此地地势险要至极,吾等务必小心行事,万不可有丝毫疏忽。”众僧闻之,皆颔首称是。遂,一行人翼翼小心、战战兢兢地攀越那石缝而上,彼此间你拉我,我推你,相互扶持,费了好一番气力,方行半里有余。
忽地,前方现一洞穴,虽面积不甚广,然别有洞天。徐霞客眼前一亮,急呼众人曰:“诸位速来观之,此处竟有一奇妙无比、令人称奇之洞穴!”
众人遂随徐霞客入洞,洞内阴凉湿冷,石壁苔藓斑斓,仿若入另一神秘之界。徐霞客不禁叹曰:“此洞幽深奇异至极,必为山中隐士之福地。若非今日亲见,孰能思此小洞口后,有如此别有洞天之奇妙景象?”众僧闻之,亦颔首称是。
一行人于洞中稍停,复前行。行半里,忽见前方崖壁高耸,如刀削斧劈而成,险峻异常,难以通。徐霞客见此,眉头紧蹙曰:“此处山路已绝,吾等当如何前行?”正当众人束手无策、愁眉不展之时,一年轻僧目锐,忽见崖壁旁有一架古旧木梯,似烧炭者所遗。僧兴奋大呼:“徐施主,速观彼处!”
徐霞客顺声而望,果见一架木梯,虽残旧非常,摇摇将坠,然似尚可用之。其心中大喜,向众人言曰:“天不绝人之路,此梯必乃上天特意为吾等留之通路!”
言毕,徐霞客遂率先攀此木梯而上。只见其小心翼翼,每一步皆甚为谨之,数番险象环生,落足之处皆惊险万分,终成功登至崖顶。徐霞客立高处,大声言曰:“诸位,此处安然,速速上来!”
众僧见之,亦纷纷始攀而上。待众人皆至崖顶,眼前之景顿令人惊得合不拢口。但见三块巨石横于两崖之间,石上石屋若隐若现,幽静深远,真宛如仙境一般。
徐霞客大步而入石屋之中,只觉屋内宽敞豁亮,好似天工鬼斧所造,鬼斧神工至极。其不禁赞曰:“此间虽无那绮丽绚烂之景,却自成一方天地,幽静殊常而别有一番独特之韵。居其中,竟不觉寒风凛冽,当真一处避世之绝佳之所也!”
众僧闻罢,亦纷纷点头称是。一行人一边休憩,一边尽饱览此奇妙之石屋,只觉心旷神怡,浑然忘却方才攀登之疲。
徐霞客与众僧于石屋稍作休憩,只觉精神骤焕,再无半分倦意留存。徐霞客缓缓起身,向众人言道:“诸位,我等继续前行,想必定有更多奇妙之景待吾等探寻!”
众僧闻之,皆兴致盎然,纷纷起身相随。只见徐霞客一马当先,领众人穿过石屋,转而向左,攀援藤条,越过栈道,径直登上屏霞嶂之中层。
此屏霞嶂高耸入云,恰似擎天之柱一般,气势恢宏至极。徐霞客一行人登上中层,已然至龙鼻洞之顶。此地地势开阔敞亮,空气清新宜人,那山崖高耸且干燥,实乃宜居之所。
徐霞客回望身后,但见屏霞嶂之顶峰仍与那云天相接,犹如一条巨龙盘旋而上,雄伟之态令人咋舌。其不禁慨叹道:“此处景致,当真乃鬼斧神工造就,令人观之不禁叹为观止!”
正言语间,众人忽闻一阵轰鸣之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