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34;
众人又往上行,忽见溪流在石间穿过一个天然涵洞。挥印和尚又道:&34;此乃&39;丹井&39;也。&34;
徐霞客仔细观察,只见那涵洞中水流缓缓,清澈见底。更有趣的是,丹井旁的岩石形态奇特,有的突起如同药臼,有的凹陷状如药铫,宛如一处天然的炼丹之地。
霞客见此情景,不由得惊叹道:&34;妙哉!妙哉!此处景致,莫非是上天为仙人炼丹所设?&34;
挥印和尚捋须微笑,道:&34;施主此言不差。传说古时确有仙人在此炼丹采药,故留下这等奇景。&34;
再往前行,但见四周群峰高耸,山林茂密,积雪覆盖了大地,天地间显得格外清幽。一行三人又行了约莫一里路程,忽见前方隐约有一座古老的寺庵,挥印和尚道:&34;诸位施主,那便是莲花庵了。&34;
徐霞客欣喜,加快脚步向庵中走去。谁知到得庵前,却见庵门紧闭。挥印和尚叩门良久,方才得知庵中主持印我和尚因事外出,一时难以入内。
徐霞客虽略感失望,却并不气馁。他在庵外仔细观察,只见庵堂中的香炉、钟鼓架,竟是由天然的古树根雕凿而成,古朴自然,与周遭景致浑然一体。
霞客不禁赞叹道:&34;此庵虽不得入,但观其外,已知其中必定别有洞天。这等与天地相融的景致,当真是人间难得。&34;
挥印和尚闻言,欣慰地点了点头,道:&34;施主果然是个中人。这莲花庵虽小,却是与天地相通。今日虽未能入内一观,他日若有机缘,定要请施主再来。&34;
徐霞客虽未能入莲花庵一探究竟,却也不曾气馁。只见他驻足庵外,静静地观赏这片天地间的奇妙景致。那寺庵虽小,却似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气息,仿佛这方天地的灵气都汇聚于此,叫人不由得心生敬畏。
徐霞客看得入神,不觉间已是良久。挥印和尚在一旁轻声道:&34;施主先生,天色已晚,山路难行,不如我等先行回返祥符寺,他日再来探访如何?&34;
徐霞客这才回过神来,点头应道:&34;大师说得是。今日虽未能入庵,但此行已是不虚。&34;
于是一行人沿着来时的路,折返回祥符寺。一路上,霞客心中满是感慨,暗自思忖道:&34;这莲花庵,当真是个仙境也。&34;
待回到祥符寺,夜幕已然降临。但听得寒风呼啸,夹杂着雪花敲打窗棂的声音,&34;沙沙&34;作响,更添几分寒意。
徐霞客独自静坐在房内,耳畔听着雪花滑落的细微声响,心境如这山间的雪夜一般宁静。他闭目养神,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今日所见的种种美景:那气势磅礴的白龙潭、神秘莫测的丹井、还有那与天地相融的莲花庵。
徐霞客不禁感叹道:&34;上天的造化当真是无穷无尽啊!若非亲眼所见,又怎能体会其中妙处?&34;
正当徐霞客沉浸在思绪中时,忽听得房门&34;吱呀&34;一声被推开。抬头一看,一位小僧端着一盏热气腾腾的茶走了进来。
徐霞客接过小僧手里的茶。
挥印和尚,指茶道:&34;施主,夜深露重,这杯热茶可驱寒气。&34;
感激地点了点头。他抿了一口,只觉得一股暖流从喉咙直达四肢百骸,顿时浑身上下说不出的舒坦。
挥印和尚在徐霞客对面坐下,慈祥地问道:&34;不知霞客先生今日一行,可有什么感悟?&34;
徐霞客放下茶杯,略作沉思,答道:&34;今日所见,当真是令人叹奇。那白龙潭之险峻、丹井之奇特、莲花庵之幽静,无一不是上天的杰作。我辈游历四方,所为何来?不就是为了领略这天地间的奇妙造化吗?&34;
挥印和尚闻言,不禁捋须微笑,点头道:&34;施主此言甚是。世人常言&39;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39;,先生今日所得,恐怕胜过许多人穷其一生也难以体会的。&34;
二人就这般你一言我一语,畅谈至夜深。
词曰:
雪落山前,
寒风起,岭头夜月。
双岭险,足行艰苦,
履雪更绝。
白龙潭边寒涧曲,
丹井旁侧风霜烈。
恰此时、泉暖慰平生,
舒心悦。
山如梦,
川如画,
纵行远,
心无歇。
愿乘风破浪,踏遍雄绝。
静坐听雪身渐暖,
枯枝落地声轻切。
待明朝、且看山河长,
天初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