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岭北大捷,北海灭国(求订阅!)(2 / 3)

感慨一下后,朱元璋扫视殿内的众人后道:

“朕曾经与秦王立誓,大明境外诸城、国家,他能打到哪里,朕就为他实封。”

“如今既然秦王带兵打下和林,朕便应誓,将和林作为秦王实封之地!”

“和林军政之事,全由秦王定夺!”

在老朱承诺,藩王能实封其国之后,第一个实封的国家出现了。

虽然和林,仅仅是一座方圆不过八里地的小城。

但它拥有极高的政治地位,它过去是蒙古大汗的王城。

这样一来,西北、东北诸多蒙古部落,都对朱樉有理由宣战。

他们只要想统一蒙古,就必须从朱樉手中夺回这座曾经的王城。

“陛下圣明!”

李善长拉着胡惟庸,一齐躬身道。

和林远离中原何止千里,如果秦王真将他秦王府移到和林,他们做梦都能够笑醒。

“和林苦寒之地,仅能驻扎数千之军,非百世之基。”

朱元璋心中很清楚,和林是不可能作为集权国家统治中心的。

“只希望,樉儿能够尽快打下西域,在西域开创盛世之基。”

这都是老朱心中所想,没有告诉在场的胡惟庸和李善长等人。

无论如何,岭北大捷,还是给大明朝堂带来不少兴奋感。

尤其是和北伐军利益相关的诸多武将,更是兴奋不已。

如此一场大战,定然能有不少人博得战功,马上封侯!

没人能想到,徐达所率领的中路军。

在这一场灭国之战之中,几乎没捞到什么仗打!

所有的战绩,都是朱樉的秦王军,以一己之力打出来的!

因此,中路军内能够凭借军功封爵的人,几乎没有!

...

岭北,北海。

“陛下,此处恐怕将是我等葬身之所!”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为爱猷识理达腊驾车的北元左丞相,苦笑一声道:

“昔年宋家皇帝,被迫崖山坠海,想不到如今我大元天子,亦有此祸!”

九十多年前的1279年,南宋最后的大军与蒙古军,交战于崖山。

宋军全军覆没,南宋灭国。

大臣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

无数忠诚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北元最后的十万精锐,已尽数被明军消灭。

左丞相带着爱猷识理达腊,逃至北海,被追上来的秦王军团团包围。

若不是,他们内部起了骚乱,想来这时候已经冲上来了。

“吾等无能,上不能报效陛下,下不能平定暴民。”

最后的十几位大臣,跪倒在病重、脸色苍白的爱猷识理达腊面前。

“愿与陛下,共赴黄泉!”

爱猷识理达腊眼含热泪。

在众人看来,陛下似乎也被感动。

其实,他还不想死,他想向大明投降。

只不过,身体流血过多,又一路颠簸数百里,早已油尽灯枯,说不出话来!

将北元车架团团围困的秦王军,还在爆发激烈的冲突。

每个人,都想要生擒北元皇帝,以换取封侯的机会。

“凭什么由尔等,来决断元帝归属!”

“吾等剑也未尝不利!”

最初,想要拿到生擒元帝战功的是,秦王军在场的高级军官们,一群千户。

然后被基层的骑兵知道,然后为了战功,爆发出激烈的冲突。

甚至还有人动用了刀剑来厮杀。

好在没人脑袋发昏,动用火枪。

过了半响,秦王军才商定出功劳归属。

在场大家,平分生擒北元皇帝的功劳。

虽然每人都无法凭战功封万户侯,但想来封个子爵、男爵,问题不大。

北元左丞相,扶起奄奄一息的爱猷识理达腊。

“陛下,吾等来世再相见!”

随后,拖着爱猷识理达腊,缓缓走入北海刺骨寒冷的冰水之中。

岸边的大臣们,则是拔出利剑,想要同秦王军骑兵再战斗一次。

然而没人在乎他们,所有人都目光紧紧盯着不停向贝加尔湖中走去的北元皇帝。

“砰!”

不知从哪里飞来几颗铅弹,将这些意图杀生报国的大臣,送往他们信仰的长生天或是西方极乐世界。

策马冲入湖水之中,六月的湖水依然冷到骨髓里。

秦王军又多穿甲胄,湖水中行进速度甚慢。

当大家从水中,将爱猷识理达腊捞起来的时候,他已经浑身冰凉。

“还有一丝气息!”

就在众人以为,只能够带着一具尸体回去的时候。

有人贴在爱猷识理达腊的胸口,听了听后,一脸惊喜地说道。

朱樉曾经在军中,教过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

例如,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等。

嘴对嘴吹气,在军功的诱惑下,也变得不那么难以接受。

在压断爱猷识理达腊数根肋骨之后,吐了不少水出来。

竟然奇迹一般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