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谕:
着兵部尚书杨嗣昌即刻进京,不得有误。
各路御虏军镇将士,皆由京营提督张世康节制。
钦此。”
诏令很短,但却掷地有声,包括张世康和杨嗣昌在内,所有人都被这道诏令惊得不知所言。
即便再是没有军事常识,临阵换帅这等事也不该在这个时候做,而圣谕里甚至根本没有说明原因。
如此重要的调令,按照常理,应该下达的是正式的旨意,由天子拟旨,经内阁审核通过,再经由通政司或者有关部门下达。
可这道诏令虽写在圣旨上,但却以圣谕开头,其实就是天子口谕的正式版本,根本没经过内阁审核。
这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知道内阁不会同意,所以另辟蹊径,而另一种,说明情况很紧急,来不及与内阁商议。
“杨阁部,既已听旨,便请立即准备一下,随咱家回京面圣吧。”
负责来传旨的,乃是御马监的方正化,这人脸上没有丝毫笑意,给人一种生人勿近的压迫感。
即便杨嗣昌位高权重,但方正化的言外之意仍旧是让对方不要拖延。
这就更令在场的人吃惊了。
究竟是多紧急的事,竟然对杨阁部也如此苛刻,要知道一直以来所有人都知道,当今天子对杨嗣昌信赖有加。
不仅要什么给什么,就是在朝会上也都是以先生称呼,这种殊荣生平少见。
圣谕里直呼其名,在平时或者其他人身上或许没什么,但用在杨嗣昌身上总有种漠然的冷淡。
洪承畴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难道是他们对杨阁老动手了?为何不事先通知我呢?
选在这个档口,实在不是明智的选择,这些人真是的,唉!
洪承畴得知这个消息心里悲喜交加,喜的是不用再与杨嗣昌虚与委蛇,悲的是接替杨嗣昌的人竟然不是他,而是张世康那个泼皮公子哥。
天子如此用人,大明将不国也。
而这道旨意的核心人物杨嗣昌,听了旨意后怔了半晌,最终却没说一句话。
杨嗣昌只是冲方正化拱了拱手,示意他随时可以出发前往京城。
“方总管,何至于此?”张世康皱着眉头,第一个问出所有人的疑问。
杨嗣昌这个人虽然心眼小,虽然在乎名望,虽然有点铺张浪费,还总是给人穿小鞋子、戴高帽子。
但却也算是能干事的人,哪怕很多时候都是为自己的名利官位考量,但也比那种无能的家伙瞎指挥要好不少。
如今他与这杨嗣昌总算是有了一点合作的基础,崇祯老哥却突然将杨嗣昌给紧急召回,谕旨里虽然没说,但这跟罢免杨嗣昌的督师之职也没什么不同了。
这太令人匪夷所思了。
朝中定然是发生了什么非常急迫的事。
“伯爷借一步说话。”方正化仍旧绷着个脸,面上没有一丝表情,如同将刚正不阿刻在了脸上。
张世康不明所以,当先去了一处无人的军帐。
“说吧,老……陛下究竟咋回事?这不是胡来吗?我虽是个纨绔,但也没敢拿天下事胡闹。”
刚进军帐,张世康就立即问道。
他管那京营的两万人,已经感觉非常麻烦了,如今崇祯老哥临阵换帅,换的还是他。
要知道蓟镇、陕西三镇、山西三镇,各路人马加上京营,足有十几万军队。
这些边军本就桀骜,又都是临时受节制,就是杨嗣昌这等威望,为了统合各部也是费尽心思。
更别提他了,他今年可才十九岁,名声又不咋地,服气的。
如今正是抵御建奴的关键时刻,这种问题就很要命。
如果让张世康来选择,即使看不上那杨嗣昌,他也仍旧会支持这厮,毕竟有仇有怨,战后再闹嘛!
“皇爷的意思,各路人马皆受伯爷节制,不过伯爷应当做好心理准备。”方正化说着,瞧了张世康一眼,继续道:
“皇爷口谕,也令伯爷一同入宫见驾。”
“搞什么飞机?到底发生什么了?你别跟本伯打哑谜,快说!”
张世康真的有点生气了,自己也要跟着回去?这不是纯纯胡闹吗?
“伯爷莫难为咱家,此地距离京城并不远,咱家可一同与两位大人骑快马回京。”方正化面不改色的回道。
方正化作为御马监提督太监,不可能不知道杨嗣昌和他是天子目前最信赖的人,这都不肯透露,只能是宫里头那位不让说。
但方正化也表示,事出紧急,为了提高效率他们可以骑快马回去。
这里本就属于京畿,骑快马的话顶多一日,便可抵达京城。
“可本伯也走了,这儿的一大摊子怎么办?”
“皇爷说,伯爷总会有办法的。”方正化如实道。
“……”
张世康竟无言以对,知道旨意不可改变,沉吟了一会儿,他盯着方正化的眼睛道:
“除非准我行便宜之权,否则陛下爱找谁找谁去,这事儿我整不成。”
“皇爷命咱家告诉伯爷,皇爷他收回先前之告诫,天子剑任由伯爷使用,想杀谁就杀谁,无需禀告,伯爷之意,便是皇爷